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妮
继第一本诗集《孤独辞》后,宝安作家李军君的第二本书《醉春风》于近日出版。这是一本散文集作品,是李军君写给孩子们的书,也是他对孩子们说的一些“悄悄话”。作为一名拥有十多年教龄的文学写作老师,作者大多数时间都与孩子们在一起,一颗心时时刻刻都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李军君与孩子们在一起是轻松的、快乐的。《醉春风》除了收录作者的日常生活随想,如文章《在日记中自由飞翔》《另一个自己》等,也有记录学生们的学习文章《孩子的眼睛》《富有创意的孩子》等。李军君在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非常珍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这些文字可以永久地留下师生们的欢乐瞬间,在学生们的成长历程中刻印宝贵的记忆。

▲《醉春风》 李军君 著
选择当语文教师,源于对文字的热爱
无论是选择当语文老师,还是专注于写作教学,李军君说这都源于对文字最深的热爱。
“这需要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小时候的李军君热爱读书,痴迷读书。凡是能够找到书的地方,都被他寻宝般细细翻检。祖父藏在房梁上的残破《论语》、大姑父书柜里的《唐诗三百首》、小卖部老人家的校园小说……李军君就像一只饥渴的鼹鼠,在文字的土壤中掘出光来。为了读完一本厚厚的校园小说,他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直到趴在书页上甜蜜睡觉。“那时候,我就觉得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最美妙的东西,我愿意时时刻刻和它们在一起。”
李军君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大学图书馆里,他就像一条鱼儿进入大海一样,横扫图书馆两千余册藏书。“那是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2010年,李军君来到深圳,成为一家培训机构的全职语文老师。“这是最适合我的工作。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孩子们,更渴望一种简单的生活——自己一边写作,一边教孩子们写作,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李军君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与语文、文学在一起相伴一生。
“我已经从事写作教学15年,往后余生将一如既往地教导孩子们写作,培养小作家。”
阅读不仅是读书,也是读人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谈及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李军君觉得两者缺一不可。
从小热爱阅读,大量的阅读丰富了李军君的知识,滋养了他的情感,同时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渴望写作,犹如水到渠成,犹如水滴石穿,犹如火山喷发。”据他回忆,2015年,是其写作“火山喷发”的时期。多年的阅读,激起了李军君强烈的写作欲望,他以每天写一篇文章的频率,开始了写作之旅。每天记录生活,记录在写作教学中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
在李军君看来,阅读不仅是读书,也是读人。“每次给孩子们上写作课,我都在阅读他们;每次上完课回家,我把阅读孩子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这些文章日积月累,就凝结成《醉春风》。”据李军君介绍,书中《孩子的眼睛》一文,是他阅读孩子们天真无邪、纯粹真挚的眼睛“会说话”的瞬间;《渴望赞赏》中,他读到孩子们期待被赞赏的心情;在《深深注视》一文中,他阅读一个在作文中总写“梦呓般的语言、自创的词语”的男孩独特写作的故事……“总而言之,我在阅读中完成了写作。”就这样,一种内驱力和使命感督促李军君坚持不懈地写作。
“只要坚持阅读,就能够潜移默化地练就写作的本事,就能够在写作中阅读别人、阅读自己、阅读生活。”李军君经常鼓励学生们看好书才能汲取知识的能量,才能更好地品读生活。
在玩中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每当给新同学上写作课时,李军君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孩子们,你们喜欢写作吗?”他们一个个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喜欢”。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各自喜欢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基本上都与“玩”有关。李军君深深懂得,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他就倡导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我在教导孩子们写作的过程中,融入玩的体验;也从孩子们喜欢玩、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入手,引导、培养写作的兴趣。”李军君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可以触类旁通。无论是否喜欢写作,都可以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写作是包罗万象的,表达人世间的一切情感。”
李军君觉得不能对学生总是说教,而是要俯下身子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本书里《玫瑰般的孩子》《敏感的心灵》等篇章,摒弃说教,都是用“蹲下身子的视角”捕捉童真。李军君希望能够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融入他们的生活,说一些悄悄话,逐渐激发、培养孩子们写作的兴趣。
对于写作的意义,李军君引用了作家梁晓声的一句话:“我常侍弄我的心灵苗圃。”在李军君心目中,写作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搭建人类的精神家园,他希望写作可以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一颗颗闪亮的种子,并且陪伴他们侍弄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禾苗,一起奔赴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
【评论】
一沐春风少年游
——读李军君散文集《醉春风》
梁龙基/文
散文集《醉春风》(天天出版社,2025年1月)是深圳青年作家李军君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凝聚了他15年儿童文学教育培训的心血和经验,以教育实践为基本背景,用灵动的笔触记录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时光,堪称“一部献给成长的诗意手记”。“童心对话”贯穿全书始末,即主要围绕作者与儿童互动展开,以朴实而又饱含情感的语言,探讨教育、生命与想象力等现实课题。这本书既适合为了审视教育本质的成人阅读,又适合为了加深学习和提高自我的学生阅读,更可以让成年读者如沐春风,仿佛得以重返孩童时代,来一趟别具特色的少年游。
拿到书之后,开启一趟少年游,随即被《醉春风》的封面吸引。春天的颜色,萌芽的希望,搭配起来,捧书在手,似乎让人感受到了孩子们微笑的温暖。全书的主基调,也是别出心裁,开门见山,在封面就注明:“我懂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孩子们。因为孩子们,我得以体验到生命的大感动、大欢喜!”李军君日常教学观察细致入微,一方面充分展现儿童纯真的面貌和无穷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可让成年读者在阅读中拾取启迪。
李军君的第一部作品是诗集《孤独辞》,到了《醉春风》,他完成了从诗人到儿童文学作家的转向,呈现了他从抒写个人情感到拥抱群体关怀的角色转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醉春风》不少篇目的核心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写。比如说,《富有创意的孩子》一文,他通过描述学生天马行空的作文,强调自己作为师者,理所应当要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认为这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小孩子,大梦想》,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梦想,反而是孩子们还小,梦想很大,不禁令人反问成年人为什么不敢再有大梦想,实际上也应当重拾大梦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孩子的眼睛》则通过孩童之眼审视成人世界所谓的规则,反思成人视角里的诸多局限性,说明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应以灵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在日记中自由飞翔》《另一个自己》等篇目中,以日常教学中碎片化的桥段,来探讨师者、教育者的自我成长与反思,文笔细腻,不乏哲思。
李军君的文字是有追求的,他的文字描写,让儿童文学与教育相结合,使得《醉春风》似乎成为了一个典范,在凸显其丰富创作力之余,也有力呼应了“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的浪潮。李军君的教育培训方式,常是令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而且他无微不至地关注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先学会做人,再学会为文,逐渐养成良好人格,从而健康茁壮成长起来。在《逗趣》《快乐与痛苦》等篇目的字里行间,便随处充斥着“寓教于乐”与重视人格养成的理念。也难怪他被家长们普遍称赞为“亦师亦父”,可谓之恰到好处的形容。阅读完整本书,我认为其文字描写,已展露出教育者所追求的哲思,亦做到了作家细腻表达的文学性,令人不无欣喜。
认识李军君已有数年。年初他作为诗人出第一本书时跟我说,今年要陆续出三本,接着下来还有两本。我说,它们可以说是你的文学三响炮,让我们对第二、第三本充满期待。他却谦虚地说,这三响炮,就像放三个大的烟花,权当圆自己的作家梦。我的期待终究没有落空,作为散文作家出的第二本书《醉春风》,在文学艺术中,体现他对于孩子和成年人皆要不断成长的思考,让人随着文字的春风,深受触动,既泛起生命感动,又舞动轻盈心灵。如果你正少年或曾少年,且也跟随着他轻盈的文字,去解读成长的厚重吧,去共同走一趟美好而又难忘的少年游吧。
【记者手记】
“先做好人,再作好文”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妮
如何定义一篇好作文?李军君说,一篇好作文具备的因素很多,比如:深刻的立意、丰富的内容、清晰的结构、生动的语言……好作文之所以“好”,更重要的往往在于情感的真挚、道理的深刻,正所谓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当然,好作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来源于敏感的内心,来源于丰富的灵魂。好作文的前提是做好人;李军君在写作教学中主张的理念就是“先做好人,再作好文”。
写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李军君的回答简洁而诗意,他说写作是思维的舞蹈。“写作可以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拥有多样、独特的思维。而思维的特异,让人变得优异。”这样的答案令人对写作立刻神往起来。
除了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思维开发,李军君还看到了写作对修心养性、内在成长的帮助。“先做好人,再作好文。”在15年的写作教学中,他看到了许多孩子通过写作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在写作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人格品质。
在《醉春风》的创作中,李军君的许多篇章,比如《腼腆的人》《柔与刚》等,都将坚持、认真、善良等传统美德融入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