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新 文/图
▲长岗坡渡槽。
这是一幅无比巨大的画,大到超出你的想象。
画框的底部是大地,沿着轴线向南北两端无限延伸;画框的顶部是天空,在天空的最高处向南北两极无限延伸;画框的左右两条边框在天空与青山的交接处,凭目力也是遥不可及。
这是一幅色彩浓郁、对比鲜明的油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画面下部是大片的稻田,稻田里的稻子已经熟了,金黄的稻穗密密匝匝,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涌向天际。画面上部是高远而湛蓝的天空,像了无边际的草原,朵朵白云缓缓移动,是牧民放牧的羊群。在画面中部,横贯着一条灰白色的巨龙,矫健雄伟,气势非凡。
这是一幅纹理清晰、富有凹凸感的版画,令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
画面中部的灰白色巨龙,是一座凌空飞架的输水渡槽。渡槽底部,是一排巨大的桥墩。桥墩由块石抹浆砌筑而成,下宽上窄,浑厚稳重。桥墩之上是肋拱,拱拱相连,形成优美的波浪线。肋拱之上是支柱,支柱与支柱两两组合,又连成小的拱圈。于是大波浪线之上,又形成一条小的波浪线。大波浪线托起支柱,小波浪线载起槽身,横与竖、直与弧、虚与实、疏与密、透与隔在这里形成一种微妙的比例关系,让人拍手叫绝。
这是一幅风格清新、充满田园气息的风俗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稻田中间,是一条笔直的马路,马路两边点缀着果树、屋舍。农人三三两两,有的在田地里劳作,有的在路旁摆卖土特产。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在观景平台寻找着最佳摄影角度,有的沿田塍走进稻田深处摆出各种可爱的姿势。沉甸甸的谷穗衬托着游客的笑脸,稻香跟随着温暖的阳光四处飘逸。小狗跟在主人的脚后,左闻闻,右嗅嗅。佛性的鸭子排成一列,优游地在马路上鱼贯而行。
这是一幅内涵丰富、韵味悠长的抽象画,完美诠释了天、地、人之间的哲学关系。
天,博大深邃,包容万物,但有时候未免任性。并不总是能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发起脾气来,不是淫雨连绵,就是连旱数月。地,厚德载物,化生万物,但难免肥瘠不均,冷暖失调,旱涝难测。人,寄生在天地之间,如果缺乏改天换地的斗争精神,只是一味靠天吃饭,依土刨食,一旦碰到天灾,就只能外出讨荒了。有了这座人工修建的渡槽,天听话了,地乖巧了,旱地变成了良田,年年丰收不再是梦想。
这幅画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叫“长岗坡渡槽”;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南国红旗渠”。这幅画属于历史,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属于现实,成为八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站在这幅巨画的边缘,我感受到了土地的坚实,历史的厚重,人民的倔强。我要把它装裱在自己心间,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自己的命运要努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