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在学府一小的校园里,一位年仅12岁的少女成为师生口中的 “传奇”——她是全国青少年定向越野锦标赛双冠王,手握72枚越野奖牌;连续11个学期稳居 “学府全优生”,斩获41项奖状;更是舞台上的美声歌者、国际赛场的中国少年代表。她叫陆语桐,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少年的多元成长路径。近日,深圳市南山二外集团官方公众号推出《二外学子》第17期,发布了陆语桐的先进事迹。

赛场与课堂的 “双向奔赴”:跨界思维打造成长加速度
这个在地图与街巷间穿梭的女孩,将运动智慧悄然转化为学习密码:用等高线原理理解几何图形,把赛道距离拆解为数学应用题,甚至在英语写作中融入赛事见闻。“定向越野教会我规划人生路线,就像解数学题要找最优解。” 她的学习笔记里,画满了地图符号与函数图像的奇妙联结。

这种跨界思维让她在学科领域同样闪耀:数学竞赛中屡破逻辑难题,英语演讲斩获国际奖项,作文与配音比赛双开花。更令人惊叹的是,从1岁9个月起,她就系统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将 “要事优先”“统合综效 ”等理念融入日常——用四象限法规划时间,建立“错题马拉松”学习小组,甚至在班级管理中推行“目标打卡制”,多次获评“优秀班干部 ”的她,早已将领导力培养融入成长细节。
从深圳校园到国际舞台:奔跑少年的全球视野
当同龄人还在熟悉国内赛场时,陆语桐已踏上英国爱丁堡的国际越野赛道。在红杉国家森林公园营地,全世界各地200多名同龄人共同生活和学习,面对挑战,相互打气加油,她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女孩”。
国际研学之旅更成为她的成长催化剂:在剑桥走过徐志摩笔下的“再别康桥”,与来自深圳的师兄师姐深入交流,学习他们考取剑桥、牛津和帝国理工的学习经验;在伦敦,近距离触摸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来到斯坦福大学和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教授进行实验;“当我站在爱丁堡城堡俯瞰城市时,突然明白地图上的每个点都可能成为人生新起点。” 这种行走中的学习,让她的作文《我的环球笔记》斩获省级特等奖,英语演讲《深圳少年的世界地图》登上国际教育论坛。
艺体与实践的“生长密码”:把热爱酿成成长底色
每天清晨6点,学府一小的操场上总会出现陆语桐晨练的身影——200 米、400 米校纪录保持者的背后,是日均5公里的耐力训练。

她以学校的感恩广场、孔子雕像、智府书院和春笋阁为创作背景,自己作词并演唱了一首《不说再见》,以此留念美好的小学时光。主持席上,她是从容大气的校园活动“顶梁柱”,从幼儿园毕业典礼到小学文艺汇演,中英文主持信手拈来;画板前,她用画笔描绘奇妙世界,动漫作品多次在区级比赛获奖。
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竞选成为学校大队委的组织委员,参与深圳卫视抗疫宣传片录制;作为深圳少儿频道《安全圳少年》的科普嘉宾,向全市中小学生宣传安全应急知识。
成长背后的“生态系统”:学校与家庭的协同育人
“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在学府一小为陆语桐提供了丰沃土壤。学校开设的 “定向越野校本课”“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特色课程,成为她跨界成长的孵化器;班主任杨老师推行的“个性化成长档案”,记录着她从兴趣萌芽到专长凸显的完整轨迹。而家庭中,父母坚持“体验式教育”——从2岁起带她徒步七娘山,9岁开启国际研学,用“行走的课堂”替代填鸭式学习。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72枚奖牌与41项奖状时,她笑着说:“我的答案是 —— 把热爱装进口袋,把坚持绑在脚上,然后像定向越野那样,朝着心中的目标点,一直跑向顶峰。”
(本文图片由校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