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静/文 张彩玲/图
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打卡中国”集章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盖章式逛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体验。从非遗拓印到套色印章,从地域符号到线下互动,一枚枚印章成为了年轻人记录文博会的“文化护照”。
集章打卡成为年轻人逛展新风潮。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搜索“文博会盖章”,相关打卡攻略铺满整个页面。对于许多盖章爱好者来说,文博会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盛会,更是盖章打卡的重要目的地。在文博会上,常规章、套色章、非遗拓印等印章各式各样,“盖章盖到手软”成为爱好者的常态。
在西安国家版本馆展区,非遗碑拓印章展位前吸引了不少观众。据工作人员介绍,碑拓需要用宣纸将碑版上的文字用水喷湿,再用拓包按压敲打出泡沫,最后再用沾有墨水的小拓包进行拍打按压出文字,一套工序下来十几分钟都有可能,上午体验的观众甚至排起了长队。吉林展区的印章也不少,8枚套色印章通过一层一层的盖章,最后呈现出人参娃娃天池泡温泉的画面;特有的松花石印章能直接印在衣服上,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文化衫。
“我一大早就来了,现在走了两个馆,除了一些省份的印章外,还盖了很多文创品牌的印章,等下还要继续去找,希望能集满100个以上吧。”集章爱好者戴小姐向记者介绍,此次文博会主要的盖章场馆集中在9号馆、11号馆、15号馆,其中,有一些展位可以免费盖章,有一些展位则需要关注公众号或者消费才可以盖章。“像套色章是比较好玩的,印出来的效果也好,每盖一层颜色,都像是在拼凑一幅拼图一样,最后完成的瞬间就会特别治愈。”
集章热潮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文化消费的深度参与,集章活动不仅为展会注入了活力,也将“盖章打卡”转化为展览的延伸,让观众多了一个了解各地文化的机会。正如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一样:“每一枚印章都是故事的碎片,拼凑起来,便是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据悉,本届文博会特别推出“打卡中国”计划,只要根据地图提示,集满34个印章,就可在服务台兑换隐藏款“文博会限定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