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的情节构思、生动的语言表达、别致的东方审美,近年来,以网游、网剧、网文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海外市场掀起“中国风”,这些“中国出品”走进世界,逐步形成了年轻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出海新生态。
5月26日,“向新出海——2025文化出海增长战略前瞻会”在本届文博会上举行,来自广东的游戏与短剧企业纷纷提出了加速文化出海的思考。借助文博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中国文化出海的音量越来越强,脚步越走越快。
前瞻会现场。
中国文化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
“包饺子、打太极、学汉语”曾是中国向外传播文化的“老三样”,随着移动互联网重塑信息传播格局,“新三样”更多地面向年轻化的受众群体,以互动性更强的传播方式,辅以喜闻乐见的内容表达,全面提升了中国文化在海外市场的话题热度。
从制作精良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到创造中国票房影史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024年以来,这两部承载着东方神韵的作品,在全球刮起“中国风”。创作者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思路,以解构化的创新表达,成功走向海外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从数据来看,文化“新三样”出海的步伐越走越快。
以网游为例,2024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6355.7亿元,同比增长4.83%。巨大的市场体量为中国游戏企业出海,寻找新的市场增量提供了舞台。从出海目的地来看,过去一年中,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收入占比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英国,沙特首次进入中国出海游戏收入地区前十,新兴市场营收潜力不断上涨。
作为深度参与文化出海的“新三样”企业,腾讯借助本届文博会展现其出海成果,广受好评的作品被全世界“看见”:《斗罗大陆》《庆余年》《全职高手》等10部阅文经典网文2024年入藏大英图书馆;由WeTV打造的《创造营亚洲》《沉溺》,成为泰国、印尼等国家用户最欢迎的本地自制作品;《王者荣耀国际服》、《三角洲行动》等游戏,引领国产游戏出海及全球化新篇章。
以科技赋能让出海提质增效
“新三样”在海外走红,背后离不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一方面,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彰显出独特魅力,差异化的内容表达释放出吸引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运用,不仅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更显著增强了在海外市场的传播广度和影响力。
作为国内游戏领域的龙头企业,三七互娱在本届文博会上展示了其“游戏出海生态产业链”全维度布局。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
如何进一步走好游戏出海之路,打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局面?用好科技引擎或是关键一招。
三七互娱高级副总裁程琳表示,推动游戏业务走向全球,需要用好人工智能引擎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以自研的游戏行业大模型‘小七’为AI能力底座,为市场分析、产品立项、美术设计等各业务应用深度赋能,全面提升游戏研运工业化水平,解放出更多生产力投入文化内容开发。”她说。
事实上,做好内容与科技双轮驱动,已成为加快出海步伐的行业共识。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会长王娟表示,游戏产业需在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上寻找新突破口,加快市场拓展与生态构建,探索“游戏+AI”“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模式。
其实,网剧行业也在积极向AI靠拢。今年第一季度,短剧出海的应用内购收入达到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倍。光盒动力CMO梁剑说,短剧出海重构了全球娱乐产业格局,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运用AI技术,可以为剧本创作、翻译配音、营销投放赋能,助力中国文化出海。
立足文博会平台提升影响力
以内容创作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为手段,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的信心更强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要成功“走出去”,必须还要找到一个理想出海口,文博会就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深水港”。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本届文博会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打造文明对话的窗口,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出海”又“出彩”。在文博会上,广东送出六大“政策包”,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个领域,共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广东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突出支持文化出海”是新政的七大创新点之一,即打造出海品牌,培育出海集群,鼓励到东南亚、南太平洋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化贸易。如演艺政策鼓励粤产演艺精品海外巡演;网络游戏政策鼓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现代流行文化等优质内容融入游戏创作,孵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IP。
通过本届文博会设置的文化出海、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等展区,中国的展商们与海外客商深入交流,拓展产业对接合作力度,为“新三样”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
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表示,文博会是文化产业交流碰撞的大舞台,腾讯将持续以文化为底色,以科技为双翼,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创新担当、文化担当、责任担当,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以中国的文化自信引发全球共鸣。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