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生物量可达7000种!深圳海关制定地方标注全面规范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生物监测和评估

读创深圳 罗凯燕
05-23 17:4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曾少灵 孙洁

近日,由深圳海关动植检中心主持制定完成的深圳市地方标准《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生物监测和评估技术规范》顺利通过答辩审定。此次答辩会专家评审组由深圳市业内多位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详细阐述了该技术规范的制定背景、目的、技术要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评审组针对标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提问,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压舱水是船舶航行过程中,为保证船舶纵倾、横倾、吃水、稳定或应力而在船上加装的水及其中的悬浮物。由于密封气体不流通,航行周期长,导致压舱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十分丰富,携带的生物量可达7000种,其中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种类,因此,压舱水也被视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对压舱水排放地的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船舶贸易经济发展及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与压舱水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涉及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特定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而深圳海关动植检中心本次制定的技术规范涵盖了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中多种类病原微生物的全面监测和评估技术等内容,有效填补了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标准空白。

深圳毗邻香港,是距离南海最近的超大城市。据统计,2024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入量已达3339.86万标箱,深圳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亿元,蓝色经济底蕴雄厚。极度发达的海运,也带来了海洋生态污染的风险。有效解决由于国际船舶压舱水可能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该技术规范的制定,为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生物监测和评估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高效防控外来物种通过压舱水入侵,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积极服务大湾区海洋经济。

(作者:罗凯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