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古神兽承担法治文化传播责任 獬豸文化特展在卓建法律博物馆开幕

深圳新闻网 张玲 翁任莹
05-18 14:40
摘要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8日讯(记者 张玲 翁任莹)回望历史根脉,为当代法治注入文化动能。5月16日是第49届国际博物馆日,由卓建法律博物馆主办、卓建律所承办的“神兽有灵・法意无形”獬豸文化特展在国银金融中心12楼正式启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揭幕仪式。

獬豸是法律人的精神图腾。

卓建法律博物馆是全国首家民营法律博物馆,此次特展展出了130多件以獬豸为主题的展品,均为深圳律协会长、卓建律所创始合伙人张斌个人藏品,獬豸形态各异、材质各有不同。展览通过文物、史料与现代视角交织,探寻传统法治智慧与当代价值的共鸣点,也为法治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杨林就特展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

张斌致辞。

部分展品。

獬豸是法律人的精神图腾。卓建律所创始合伙人、主任杨林在致辞中以“法”的繁体字(“灋”)为切入点,阐释獬豸作为“法”之象征的文化基因。他指出,獬豸“独角触邪”的司法隐喻,深刻诠释了中华法治文明中“法平如水”的核心理念,凸显了司法公正作为法治基石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本次展览以獬豸文化为载体,旨在系统梳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脉络,提炼其与现代法治价值相契合的优秀内核,通过文物叙事与文化传播的创新形式,为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注入文化动能。杨林还透露,深圳律师界同仁对此次獬豸特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韦虎江接受记者采访。

形态各异的獬豸。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深圳市博物馆协会监事长韦虎江结合齐国司法典故,提出“正直公平”是跨越时空的法治共同价值。他指出,古代司法实践中“以獬豸断狱”的制度设计,与现代司法追求的“程序正义”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卓建律所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建了博物馆,对工作是有促进作用的。深圳要建设博物馆之城,但博物馆数量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更要倡导各行各业要有情怀,要结合各自的业务建设博物馆,这对深圳的文化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当古代司法智慧与当代法治理念深度碰撞交融,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深圳律协会长张斌强调,法治精神是法治社会建设的灵魂,蕴含公平正义价值与社会治理逻辑。他期待展览能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的窗口,搭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桥梁,“公平正义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穆银丽接受采访。

卓建律所创始合伙人党委书记穆银丽分享了卓建党委的“党建+”战略,即党建加公益、服务和宣传,并介绍了2025年推出的六个先锋队计划,未来将和梅林街道办和岗厦社区等合作,进一步推广法治文化、法治宣传和公益服务,继续通过普法活动深化法治精神在社会中的根植。欢迎学校、社区、师生走进卓建法律博物馆。

吉林省长春市律师协会会长王立明在参观完特展后大为震撼。从业将近40年的他告诉记者,法律主题的专项展览也有先例,但是像今天这样以獬豸为主题的特展他是第一次见,期待长春和深圳两地律师在法治文化传播方面有更多的沟通交流。

王立明接受采访。

展览局部。

(作者:张玲 翁任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