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
从总量来看,南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518.25亿元,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1457.15亿元,龙岗区地区生产总值1350.47亿元,宝安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23.64亿元。南山区一季度GDP总量继续稳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43.18亿元,现代服务业稳健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引擎。
从增速来看,福田同比增长7.0%,盐田同比增长5.6%,宝安同比增长6.8%,坪山同比增长11.4%,光明同比增长7.6%,大鹏新区同比增长11.7%,深汕特别合作区同比增长40.0%,七区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市一季度GDP增速。
从整体来看,经济大区用实力体现担当,新增长点开足马力奋勇争先,促消费、强生产、扩投资、稳外贸等各方面工作全力以赴,各区发展经济各有看点。
01
工业生产提质向新
梳理各区“一季报”,多个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区工业增长的具体行业门类,展现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成形成势的积极信号。
宝安区第二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增加值达到567.89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同样保持增长,增加值为655.60亿元,同比增长6.5%。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推动下,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宝安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龙岗区工业主要行业大类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从产品产量看,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84.4%,服务机器人增长31.1%,锂离子电池增长27.7%,汽车仪器仪表增长193.6%。
龙华区规模以上工业十大行业中,超半数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七成,机器人、低空经济与空天等产业集群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8.0%、20.3%,支柱产品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增长28.7%。
盐田区保税LNG加注量17.15万立方,是去年同期的3倍。光明区工业支柱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6.4%。深汕特别合作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4%;主要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6%。
0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
一季度,深圳各区着力推动投资优化结构、加快进度,推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福田区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27.4%,工业投资增长193.8%;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1.6%;盐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
观察具体行业表现,龙岗、龙华表现不俗。
龙岗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3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82.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8.7%。
龙华区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运输、邮电、仓储行业投资增长94.0%;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5.4%;部分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明显扩大,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6.9%、64.0%。
03
市场消费活力持续增强
今年一季度,深圳各区充分挖掘本地消费潜力,细化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提振消费,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高度重视促进文旅消费,积极抓好线上平台消费,消费活力持续增强。
提振消费举措不断发力,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向好。光明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6.0%、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8.8%;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09.0%。龙华区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68.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4.7%。福田区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6.3%、50.3%、11.4%。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客流量逐渐转化为消费增量。盐田区住宿业营业额增长9.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7.5%。火爆的旅游经济吸引更多企业来盐发展,辖区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数量大幅增长,在库企业数量分别同比增长14.2%、64.5%。大鹏新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69亿元,增长46.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91亿元,增长9.9%。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