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 “素养课堂” 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举行,共探课堂变革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沈冬妹 梁书然
05-15 20: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15日上午,南山区 “素养课堂” 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举办,活动聚焦课堂改革与学生素养提升,探索教育转型新路径,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教研员及各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学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深大附外小王雪晴老师和赖华东老师分别带来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与五年级数学《包装的学问》两节研讨课,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展现素养课堂魅力,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互动。

王雪晴在《祖先的摇篮》课程中,以“寻找原始森林的神秘宝藏”为驱动性任务,通过趣味闯关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多样朗读中感悟文本情感,在趣味识字里提高识字效率,在小组合作中探究识记难字,分享识字方法,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赖华东通过《包装的学问》,以“设计最节省包装方案”为驱动性任务,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同桌合作、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在摆、算、辩中经历数学建模全过程,使抽象的空间观念在具象化操作中自然生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深大附外小校长姚晓英表示,自南山区发布《“素养课堂”核心要素与评价要点》以来,学校将2024年和2025年定为课堂年,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全校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通过组织教师研读专业书籍、引入专家指导、创设交流平台等,首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确定了“活课堂”主张。同时,开展全员大练兵,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专注倾听、合作学习与自信表达等核心能力,并通过校长、行政及骨干教师示范,以及全员磨课、家长开放周等活动,推动素养课堂的建设落地见效,赢得家长高度认可。

陈登福充分肯定了赞深大附外小对素养课堂的积极探索,他提出,素养课堂建设进一步聚焦8个字,在“真”与“假”上,各校需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真正行动起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聚焦教学目标、打破传统模式、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在“多”与“少”上,课堂应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师少讲,学生多悟,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忙”与“闲”上,课堂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行动与实践中锻炼能力、发展思维;在“先”与“后”上,鼓励部分学校或学科率先行动,树立榜样,带动更多人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格局。

此次研讨活动为南山区“素养课堂”研究共同体搭建交流平台,明晰素养课堂建设方向。南山区各校将在区教育局和教科院的指引下,以更开放的视野、更扎实的行动,书写素养课堂新篇章,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沈冬妹 梁书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