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节展示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探索中构建知识,非常符合新课标的本质要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范传东老师表示,在这场活动中看到了深圳市和龙岗区物理教研工作的优秀品质,教研工作的深入与扎实,点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提供了优秀的交流平台。近日,为期两天的“聚焦核心素养·追寻高质量课堂”观摩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以下简称“华附大运学校”)圆满闭幕。
本次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办、华附大运学校承办,共有小学数学、初中物理两个分场,特邀南京市天正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九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范传东作主题讲座。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晓莉,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肖红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宏超,深圳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姚中化,深圳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王书斌,深圳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骆奇,龙岗区小学数学原教研员薛石锋,龙岗区教科院初中物理教研员熊华、郭美华,龙岗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唐登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基础教育部部长罗安妮,华附大运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曹晓澜等领导、专家出席,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共540多人参加活动。线上图片直播观看超10万人次。
敢于创新
构建丰富的大运实践
开幕式上,深圳市教科研副院长潘希武表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意味着评价方式变革,要重视过程性学习中的实践与评价,区域在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市教科院将继续发挥高效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力量,在教研中融合理论与实践,探索“教科研培”一体化机制,制定学科教学指南,推动教学变革项目,助力课堂教学变革走深走实。
华师大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晓莉代表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华附大运学校的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誉,特别点赞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办学体制优势,敢于创新,提升办学质量,建构了“四轮三力两翼”育芯体系。最后希望与会的老师们,通过本次活动,找到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华附大运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曹晓澜就“聚焦核心素养·追寻高质量课堂”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学校以“四为”课堂打造作为高质量课堂建设的抓手,即“育人为本、素养为核、全人为要、乐学为魂”的课堂。他说,学校积极构建了以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为主要指向的育芯体系,也即“四轮三力两翼”的育芯体系,开展了建构高质量课堂的生动、丰富的大运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育成果。
课例展示
带领高质量的课堂探究
小学数学分场的课例展示中,华附大运学校徐泽能老师展示了四年级数学课例《优化》,带领孩子们思考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盐田区山海学校骆奇老师带来五年级数学课例《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注重操作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意识、推理意识、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
深圳市知名数学专家、龙岗区小学数学原教研员薛石锋细致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大运学子的课堂表现和综合素质赞不绝口。他指出,教师要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表达,用数学的思维探究,从而达到会看、会说、会思考。
南京市天正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九红点评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的教育智慧,随后作了《从知识教学迈向素养适合发展》的主题讲座。王校长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助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他指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数学课堂的研究主题设置,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
初中物理分场中,华附大运学校胡鸿豪老师展示八年级物理课例《机械效率》,直观的演示实验、清晰的图表讲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成长。龙岗区利益君名师工作室张灿群老师展示课例《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带领学生在“做中学”建构物理概念、沉淀物理学科素养。
龙岗区教科院初中物理教研员熊华点评指出,两位授课老师以学生的学为抓手,创设真实的情境,善于以问题来驱动,让学生在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表达成果、审视结论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深圳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姚中化点赞,这两节课例在教学设计上有思想、有创新、有内涵、有引领、有兼顾,在教学方法上理念新、方法新、创意新,两位老师的课堂有激情、有活动、有探究、有思维的启发培养、有物理方法的具体指导,课堂逻辑清晰、内容科学严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思维。
最后,范传东老师作了《省域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专题讲座,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分析了情境化、活动化、深度化、整体化和意义化教学等五个教学策略,为在场的老师们奉献了一场指导物理素养课堂建设的丰盛思想盛宴。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