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循环”新高地,建设一流湾区,来海丝博览会听大咖怎么说!
读特见习记者 李竹
2020-09-24 21:36

9月24日, 2020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题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共建”为主题,采用“1+4”的模式,即1场主题大会和4场平行分论坛。在主题大会上,多名业界大咖就“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大湾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等话题做出讨论。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等嘉宾在主题大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务实合作,发挥优势,开拓丝绸之路》《以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引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国际合作推动新型贸易方式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构建“双循环”战略支点,发挥大湾区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领头和枢纽作用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广州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加强全面合作、分享彼此经验,推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创新创造、互补互利;互信互助、互学互鉴,为加速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当前,单边主义抬头,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打压、封锁,给我国国际合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先生指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既要重视存在的问题,更要沉着应对挑战。“珠三角制造业是整个大湾区制造业的主体,粤港澳大湾区在工业制造业的方面的优势。未来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领头和枢纽作用”李毅中说道。

加快国际合作,在“规则”与“共享”中引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经济受到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今年整个全球的经济增长将为负。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如何更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引领“双循环”发展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指出,未来的国际合作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规则,二是共享。我们应该在下一步的开放中更广泛地进行市场开放,不断地降低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在规则对等下互利共赢。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建设者,我们更应该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当我们理解“双循环”时,我们千万不能理解为分裂的两个循环,而本身应该以国内的循环更进一步去促进国际循环,同时以国际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海闻说道。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要依靠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本质特点和核心要求。在今天世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环境下,“卡脖子”状况比较明显,以至于我国经济在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无法收放自如,面对着不少掣肘。

在主题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先生从创新的角度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一方面,要全面激发区域内的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类发展主体的能量,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协同联动,形成区域最强的创新能力。

针对对外开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先生表示,新冠疫情后,我们面临不一样的环境,同时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发展环境的变化就是扩大对外开放,它出现的一个新的类型我们称之为“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要上新台阶,另一个轮子是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也就是制度的现代化、制度型开放要上新台阶”,张燕生说道。

在目前疫情防控巩固阶段,海博会积极对外开放,开拓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合作。乌拉圭驻穗总领事马丁·安德烈·阿尔维斯·雷蒙斯在发言中表达了乌拉圭与中国积极合作的意愿,他认为各国有长,应合力共赢。

编辑 范锦桦

(作者:读特见习记者 李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