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为现实人生所奔波劳碌,文学艺术也许理应是你最后的精神庇护所。不过,当下的文学艺术作品似乎更热衷于探索深刻人性、揭示社会幽暗或沉湎于表现怪力乱神;于是乎,真正怡养性情、温暖心灵的文字少之又少,如能偶遇,恰似荒漠甘泉一般……悄然流淌、不事张扬却润物无声,因稀缺而淳美,因素净而澄澈。
王国猛博士的新作《山色江声杳》正是这样一部让人身心愉悦舒畅的作品。开篇时的两篇短文“及时雨”和“心雨”,仿佛预示着整本书的文化调性,在春雨如酥、草色近无的不经意间构筑起一个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部散文集的文字看似洒洒落落、飘飘洋洋,实则暗藏着写作者温厚而凝重的抱负——它是对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诠释,是对快节奏生活中诗意栖居的深情呼唤,更是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寻根之旅。
1、雨之四重奏:自然、情感、文化与哲思的交响
《山色江声杳》中的“雨”绝非简单的气象现象,而是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密码的意象群。开篇《及时雨》中,作者将雨描绘成“善解人意”的精灵,清明时“如丝如缕”,端午时“潇潇疏疏”,既呼应农时又暗合人情。这种写法让人想起杜甫“好雨知时节”的经典诗句,但作者更进一步,让雨成为连接天人的媒介,成为调节冷热的“天然空调”。在《心雨》一章中,雨完成了从自然现象到心理隐喻的升华,成为“消愁解闷”的良方,是“清凉世界”的创造者。这种递进式的意象经营,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心雨之美学”体系。
尤为精妙的是,作者将雨与传统文化名人巧妙勾连。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张志和的“斜风细雨”,岳飞的“潇潇雨歇”,苏轼的“烟雨任平生”,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雨景被作者信手拈来,却又自然融入当代语境。在《敬仰文化》中,徐孺子与陈蕃的“下榻”典故,邵雍的“安乐窝”轶事,无不彰显作者对文化传统的熟稔与敬意。这种处理方式既延续了中国文人“以典咏怀”的传统,又避免了掉书袋的迂腐,展现出文化记忆的当代生命力。
或许,我们作一种抽象的理解,作者的“雨兴”“雨情”“雨感”“雨思”遍布整个文字角落,被升华为哲学的高度,并成为一种生活智慧的象征。《乘兴行休》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被诠释为“突破世俗框架”的生活艺术;《呆若木鸡》里的斗鸡寓言,则演化为去除骄气、浮气、意气的修养之道。这些哲思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自然流露,如同细雨浸润大地般滋养读者心田。当作者说“海因为寥廓旷远方能停云聚雨,心也要开阔宏大才可激生心雨”时,他实际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学观”,将自然现象、心理调适与人生哲学融为一体。
2、古今承一体:士人精神的现代转世
《山色江声杳》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作者不是古董商般展示文化标本,而是如魔术师般让古人与今人把酒言欢。在《士的种类》中,孔子对“中行”“狂者”“狷者”“乡愿”的区分,被巧妙对应到当代社会各类人物;《欠债》一节则将“欠债还钱”的传统伦理置于现代信用社会中拷问。这种处理方式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成为映照现实的明镜。
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的重新解读尤为精彩,洗人耳目。《败因》中项羽的失败被归结为“不够阴毒不够狠辣”,颠覆了传统英雄叙事的套路;《战略性选择》分析项羽不选关中的决策失误,又展现出战略思维的当代价值。在《新常态》等章节中,老子“坚强者死之徒”的智慧被用来解读现代职场生存法则,庄子“蜗角之争”的寓言则成为缓解焦虑的良药。这种古为今用的写法,既避免了复古主义的怀旧病,又防止了功利主义的浅薄化,展现出文化传统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并非照单全收,而是有所扬弃。《敬仰文化》中陈蕃为徐孺子“下榻”的故事,被赋予“敬仰文化”的新解;《不因人费事》里萧何推荐政敌曹参的典故,则升华为“不以私废公”的职业操守。这种创造性转化体现了一种健康的传统观——既不是顶礼膜拜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以现代眼光进行选择性继承。当作者说“道德文章是自我修养的事情”时,他实际上将传统士人的“修身”理念从功名追求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更为纯粹的现代内涵。
3、生活的妙方:“存在”困境的诗意突围
现代社会已经节奏快到失速,让人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甚至不会去思考活着的价值;《山色江声杳》提供了一剂“慢生活”“广天地”的思想解药。
《花开风来》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哲理,被拓展为大国崛起的隐喻;《舒适区》探讨的则是现代人如何在不同环境中保持内心平衡。这些思考直指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却用诗意的语言提供解决方案,避免了鸡汤文的廉价安慰。
书中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探讨尤为深刻。《才与财》中“露‘才’却截然不同”的对比,直指当代社会的价值困惑;《财富》一节则提出“苦难也是财富”的逆向思维,展现出作者辩证的生活智慧。在《情绪管理》《修炼》等章节中,现代人常见的精神困扰被一一剖析,而解决方案往往来自传统文化资源。这种处理方式既不回避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又提供了超越性的视角,使作品既有现实关怀又有精神高度。
《山色江声杳》最温暖之处在于它对平凡生活的诗意发现。《依恋》中对故土情怀的描写,《深夜》里对寂静时刻的珍视,《划得来》中对共享自然的喜悦,无不体现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美学。当作者说“闭门把自己的经念好,就功德无量了”时,他实际上为被成功学绑架的现代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日常生活中觅永恒。这种生活态度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对生命本真的积极回归。
4、散文的艺术:形散神聚的当代书写
作为散文集,《山色江声杳》在形式上看似松散,实则暗藏匠心。《鱼水关系》中肺鱼的生存智慧,《说难》里韩非子的进言艺术,《吹牛的好处》中自我调侃的幽默,题材跨度极大却统一于“生活智慧”的主题之下。这种“形散神聚”的结构方式,既保持了散文的自由度,又避免了杂乱无章,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
语言风格上,作品在文白之间找到了优雅的平衡。《亡国之恨尽在江东》的历史沉思,《乐书以消忧》的阅读体验,《空灵》中的美学感悟,都采用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独特语体。这种语言不是简单的文白夹杂,而是经过深度消化后的创造性转化,既保持传统的韵味,又适应现代的节奏,形成一种“文白相生”的审美效果。
最引人入胜的,或许是弥漫于《山色江声杳》一书中的“文人气质”。《论文》中“和几个从事写作的穷书生在一起”的开场,《读书月》里对城市阅读文化的观察,《准备不足》中关于讲座的忐忑,无不流露出作者的文人本色。这种气质不是做作的表演,而是长期文化浸润的自然流露,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真诚与温度。当作者自嘲“吹牛对我倒是莫大的促进”时,那种自我调侃中的自信与谦逊,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底色。
5、文化之乡愁:雨过天晴的精神家园
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山色江声杳》虽然从选材到主旨宽宏而丰富,但最终指向的还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建构。
《怀才不遇》对当代人才观的反思,《补偿》中关于疫情后生活的思考,《生活的艺术》对慢生活的倡导,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精神归宿的追寻。这种追寻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幻想,而是立足当下的积极建构,展现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能路径。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力日益加剧的今天,王国猛博士的《山色江声杳》一书提供了一种文化自信的样本。《见识》中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文结合》里对翻译体散文的反思,《文化的重要性》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无不体现出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自卑也不自大,而是以平常心看待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这种态度对于构建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启示。
正如《心雨》一文中写道“有了心雨的随时调节,自可保持一方清净之境”时,全书完成了一个圆满的精神循环——从自然之雨到心雨,从文化传承到生活艺术,从散文形式到精神内涵,《山色江声杳》如同一场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读者的心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为我们保留了一方“诗意栖居”的精神空间。这或许就是它最大的价值——不是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而是提醒我们生活可以有多少种可能;不是给予我们现成的答案,而是激发我们思考的勇气与乐趣。
从这个意义而言,《山色江声杳》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把打开中国式生活美学的钥匙,一场静水深流的文化启蒙;是在雨声淅沥的中国文化版图上,为我们展示、演绎、探索和激荡着一位文化穿越者的温润乡愁。
汪洋,知名影评人、戏剧编剧、纪录片导演,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国家一流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人。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你眼中的深圳是什么样?快找你的深圳搭子,免费领“深圳盒子”! 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的45岁生日。你眼中的深圳是怎么样的?是荔枝公园的晨练身影、深圳湾的落日余晖,还是腾讯滨海大厦的数字脉搏、大疆天空之城的科技线条?快来边答题边解锁深圳的N种美好吧! 答完题别着急退出!重头戏“好友接力” 才刚刚开始!把你的答题页面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邀请45名好友接龙,前45名完成接龙的粉丝即可抱走全网都在蹲的“有你圳好”礼盒一份! 【活动入口】https://m.dutenews.com/app/lottery/lottype?type=1&id=240 【活动时间】8月29日23:59截止(过期不再统计接力排行榜,但仍可以参与答题哦) 【获奖通知】9月1日通过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请留意查收 【领奖方式】收到短信通知的用户需在9月5日中午12:00前返回H5填写邮寄地址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2:09
个人-短视频-回顾罗湖来时路,如何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45载圳青春#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