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第10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启动。启动仪式上,深圳在全国率先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一份名为“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与全国人大代表、姚基金创始人姚明一起,共同见证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先行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圳世界读书日的经典活动,今年粤港澳桂琼“4·23共读半小时”活动吸引了近40个城市、1100余家单位、超2500个基层共读点、近70万人线下线上参与。
▲昨日,“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发布。
“息屏”行动 以书香重构生活边界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有越来越多的人甘愿“被困在屏幕里”。但如果摆脱电子屏幕,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填补生活中的“空白”?为此,深圳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当天创新发起“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呼吁大家适时“息屏”, 抬头闻闻书香、看看自然。
该倡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动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青妇、市图书馆等单位共同发起。倡议呼请广大市民:每天息屏一小时,暂别数字洪流,泛舟书海墨香,释放运动活力,品味山海自然;每逢周末、节假日与寒暑假,设立半天“家庭息屏日”,读绘本、讲故事、捉迷藏、追风筝……用陪伴和成长,镌刻家庭温馨时光。为支持这项倡议,“深圳读书月”公众号上线了配套小程序,实时更新阅读活动清单。
姚明点赞 阅读照亮爱阅之城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实践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并朝着常态化、机制化发展,努力实现“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深圳的“息屏一小时”倡议,得到多方关注和点赞。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运动员姚明专程赶来深圳参加活动,为倡议“站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姚明提出关于“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引发全网热议。当得知深圳将发出“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后,他倍感欣慰。为此,与深圳走到了一起。
姚明表示,“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与他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建议高度契合,他呼吁深圳全体市民和自己一起身体力行,积极响应这份倡议,放下手机,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运动、体验自然、走进并享受真实的世界。
在接受媒体群访时,姚明表示,阅读和运动都是一种体验,阅读更多是去体验别人的人生,运动则是自身的体验,自己在做运动员的时候,也有阅读上的文化需求。在他看来,“人生就是做加减法”,通过不同的体验,或许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断探索自己能做什么,也能发现自己不擅长做什么而往后退一步,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深圳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姚明,这次来深圳我们是一拍即合,感谢深圳的邀请。”启动仪式上,姚明与读者分享了其父母第一次送给他的书《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这套书对我来说是童年的记忆,打开了我对世界的探索。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本对自己人生打开方式上非常重要的书。”姚明说,“我们不反对科学进步,不反对数字化工具带来的便利,但需要平衡线上与线下的生活。深圳发起‘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邀请朋友们每天主动息屏一个小时,减少使用智能设备,以书卷滋养精神,用汗水诠释活力,借自然澄净心灵。”
▲23日,姚明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助阵“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
先行示范 书香深圳触手可得
23日上午活动启动前,姚明参观了深圳图书馆北馆,他称赞深圳对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图书馆之城的高度重视。看到座无虚席的阅读大厅,他被沉浸在书中感受文字魅力的读者感动;走进位于地下三层的智能立体书库,他被20多米高的“魔法”巨型书架震撼;听到头顶蓝色书箱飞过,他为图书高效预借服务点赞。
从小在图书馆附近长大的姚明,一走进深图北馆就甚感亲切。“北馆很漂亮,如果城市中能多有些这样的阅读空间和场馆,我相信,每天息屏1小时不是难事。”姚明说。
据介绍,深圳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阅读立法”,为“市民阅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累计举办活动超一万场,诞生“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品牌项目;深港“共读双城”活动连续3年不断推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文脉相融;2024年,深圳成年居民年阅读量达22本,“图书馆之城”建有1201个服务网点(包含879家公共图书馆、322台自助图书馆),图书馆统一服务借还文献总量突破2亿册次。如今,“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让这座城市崇尚阅读的风气有了最新延伸。
从虚拟回归现实 探寻成长无限可能
当天上午,姚明一行还走进了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参加“息屏24小时”校园行启动仪式暨“息屏逐光,探索无界”深高北主题活动。据学生讲解员介绍,深高作为“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学校,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在这里,学生有共享校园科学馆的珍稀动物标本观察、校园工程馆的无人机操作体验,还会经常外出进行科学实践,如火山雨林研学、航天基地探秘等。同时,学校还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两个小时”,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赛事。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深圳教育的创新成果。
在深高北新园的“息屏倡议墙”前,学生的留言板格外醒目。“我喜欢打篮球,但害怕对抗,您会害怕吗?”“怎么让父母也息屏24小时”“息屏确实有点难熬,但我尝试和朋友一起去骑车”……看着学生写下的一条条真挚留言,姚明很受触动,为鼓励师生参与息屏24小时活动,他在墙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深高北新园启新报告厅700余名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息屏24小时”公益计划正式启动。分享环节中,七年级19班廖泽铨同学提出设计“城市盲盒漫游”活动,即每周发布一个隐藏打卡点,大家放下手机,凭纸质地图指引寻找目的地,最后用实体照片替代朋友圈打卡。这样既能探索城市,又能创造真实的社交体验。
“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时光流转,书香氤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始终以“高贵的坚持”深耕全民阅读:图书馆外蜿蜒的长龙,中心书城里专注的目光,24小时书吧不灭的灯火……无数场景星河交汇,读书成为这座城市万千奋斗者共同的生活方式。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发展。今天,手机、短视频、社交媒体、网络游戏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不停地刷屏,似乎见证了更大世界,却越来越远离阅读和思考;我们通过网络连接万物,却越来越陷入屏幕依赖,内心有时愈加空虚焦虑。
值此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第10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
我们倡议,每天息屏一小时,暂别数字洪流,泛舟书海墨香,释放运动活力,品味山海自然。在这一小时里,用书香和汗水浸润悠然自在的美好生活。
我们倡议,每逢周末、节假日与寒暑假,设立半天“家庭息屏日”。再好玩的网络世界,再先进的人工智能,也比不上亲子阅读的分享交流。家庭息屏日,不妨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捉迷藏、追风筝……用陪伴和成长,镌刻家庭温馨时光。
为支持这项倡议,我们在“深圳读书月”公众号上线配套小程序,实时更新阅读活动清单,只要您参与活动打卡,就有机会获得一套文创礼包,让这份坚持成为最美的礼遇。
深圳因书香而悠远,因行动而生动。让我们从“息屏一小时”开始,用千万个“一小时”汇聚成流,让这座城市绽放出更有思考力、创新力、生命力的文明之光!
编辑 周晓飒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