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圆祥博物馆石门坍塌引发网友讨论。4月15日,该博物馆馆长李东告诉读特新闻记者,网传的坍塌事故属实,博物馆门口原本存放着一套古石门,其中一个门因游客的“暴力”打卡而坍塌,石门成了一片废墟。
前方断裂的部分为石门残骸。
“这位游客现在不承认自己做过这件事情,也让情况陷入僵局。”李东坦言,通过查阅监控,目前已经确认是因为该游客攀爬“打卡”从而导致石门断裂,事情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坍塌多日未能达成解决方案
企查查资料显示,重庆大圆祥博物馆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健龙镇龙江新石村5社(原璧山天福碗厂),该馆成立日期为2012年9月3日,法定代表人为刘某。该博物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李东介绍,博物馆占地53亩,有8个展厅,分别展陈着巴蜀古建筑木雕构件、石造像等藏品。馆藏数量超过十万件,是中国目前古建筑构件收藏规模最大、类别最为丰富的民间博物馆,被誉为“重庆祖屋”。
该石门的残骸。
李东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原本的石门共有21套,属于清朝中期的文物,2014年起被馆藏至今,一直陈列在博物馆外。“石门是为了吸引游客,免费放在门口给大家参观打卡的,但之前没有专门放置不能攀爬的立牌。”
根据李东提供的监控视频,记者看到,这名游客先是踢了石门,随后爬上了用来加固石门的红砖墙上,依靠着石门想要拍照,石门因承载过重而倾倒,最终发生坍塌。“现在这个门损坏程度严重,我们几乎没办法对此进行修复。”李东说。
事发当时的监控。
李东告诉记者,针对此事,4月15日上午,璧山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了解了此次事件。记者拨打该发展委员会的电话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确实派了工作人员去现场调查了解,但后续的处理还需要再开会进行研究,目前不方便透露调查情况。
“现在我们已经把温馨提示的牌子立起来,博物馆目前还在正常营业。”李东表示,也希望广大游客文明参观,切勿攀爬触碰掰折博物馆内外的藏品,对文物造成不可逆损害。
如何解决赔偿问题?李东表示,在报警后,当地民警建议双方协商解决,但直到现在还没有达成任何一致的解决方案。“文物的价值很难进行估量,我们现在的计划还没有到打官司的那一步,尽量和王先生再沟通一下,看看下一步怎么处理。”李东表示。
4月15日,读特新闻记者拨打了游客王先生的电话试图了解情况,遭到王先生拒绝,此后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律师:赔偿的核心在于责任的划分和文物的价值
广东信琅律师事务所国际与新业态法律部主任、执业律师肖小月接受采访时指出,重庆大圆祥博物馆古石门坍塌事件的核心,在于游客王先生的侵权行为与博物馆的管理责任划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王先生因攀爬、踢踹石门导致文物损毁,存在明显过错,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而博物馆未设置禁止攀爬标识或物理隔离措施,可能因管理疏漏承担次要责任。
“若该石门已被认定为保护文物,王某的行为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过失损毁文物罪,但需满足‘严重后果’要件,即需文物部门出具鉴定结论。” 肖小月说。
至于损害赔偿,肖小月表示,应当依据《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五条,通过专业机构评估文物修复费用、价值及损失。“争议解决建议优先通过文旅部门组织的专家听证会协商调解,若协商不成,博物馆可依据监控视频、文物鉴定报告等证据向法院起诉,主张财产损害赔偿。”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