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场。此次,广东省751家企业远赴沪上搭台,提供3.5万个优质岗位,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这场招聘会是“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2+N”重点招聘活动中,N城联动中的首场大型招聘会。招聘会由教育部、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中共广东省委人才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现场。
广东组团招才,深圳担纲主力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涌现了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充满着活力和创新力,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此次广东省组团前往上海招募英才,深圳担纲主力,携华为、腾讯、比亚迪等751家单位,提供优质岗位3.5万个,其中年薪50万元-100万元的岗位超4000个,100万元以上的岗位超800个。
本次招聘会全程实现数字化招聘,引进AI简历诊断、AI职业能力测评等充满科技含量的体验项目,展开人才、梦想与科技相交融的一场“城市路演”,充分展现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创新之城的城市特质。
讲述深圳故事,激励青春梦想
招聘会开场仪式上,几位在深圳深耕多年的企业家、科学家与青年学子分享了自己的深圳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海荣说,深圳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2007年5月,他带着两个行李箱从旧金山回国,选择了深圳作为事业的新起点。郑海荣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3.0T高场磁共振、国际首台5.0T超高场磁共振并实现产业化。郑海荣认为,深圳的魔力在于汇聚了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实验室和全球顶尖企业,形成了“楼上创新、楼下创业”“半小时产学研生态圈”的独特优势。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回忆起2014年决定在深圳落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公司仅用4个小时完成注册,诠释了什么是“深圳速度”;深圳为符合条件的海归人才创业提供相当数额的创业资助;当时深圳招才引智的工作人员与他深入交流技术市场、谈未来前景。陈宁认为,这比直接给钱更加可贵。
智平方创始人郭彦东表示,2024年智平方作为具身机器人行业唯一的企业,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型企业全国总决赛第二名,这当中离不开公司创立之初深圳市政府及南山区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
“来到深圳,就是来到了全国最活跃的经济发展高地”
深圳创新投董事长左丁表示,来到深圳,就是来到了全国最活跃的经济发展高地,来到了愿意为梦想买单的风投创投高地,来到了企业站C位的产业科创高地,来到了敢于冒险的先行先试高地。“在深圳,我们相信创业者的每一次大胆尝试,每一次打破常规,都有可能带来颠覆性创新,带来中国原创,又一次再现华为、比亚迪、迈瑞等深企奋斗的传奇故事。”左丁说。
吸引人才的,还有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方面的持续努力。去年,深圳推出“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高效办”,在全国首次实现人才引进入户全流程网上办理,足不出户,“最快24分钟成为深圳人”。
人才补贴方面,符合条件的新入户本科生可获1.5-3万元补贴,硕士可获3-5万元补贴、博士可获10万元生活补贴。博士后进站即可获最高60万元在站生活补助,出站留(来)深博士后可获36万元生活补助,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540万元奖励。
安居保障方面,深圳已构建起“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无忧安居体系,可为来深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为期15天的免费住宿。
创新创业方面,深圳推出了“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入库项目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研发资助支持。对来深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和港澳青年,提供留创园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场地支持,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补贴和奖励。
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有别于传统招聘会模式,此次“百万英才汇南粤”上海站是一场企业和人才之间“双向展示、双向奔赴”的“双招会”,活动现场亮点纷呈。腾讯、荣耀、优必选、智平方、大族机器人等数十家科技企业和机器人“十三太保”携“未来装备”空降现场,机器人、无人机、AI芯片、数码设备……展示的不仅是岗位,更是深圳和企业向青年才子们的“自我推介”。
招聘会上专门设置了留学生服务专区,为远在海外无法到现场投递简历的留学生们提供了视频连线面试,390余名留学生投递简历并视频连线面试。比亚迪、鹏城实验室、港中大(深圳)、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5家单位现场签约11名博士后。深圳市人社局与抖音集团合作,在现场专门设置了线上代岗招聘,优合集团、腾讯音乐等科技企业云端招人,数十万人围观。
据主办方介绍,招聘会之外,深圳后续还将推出更多着眼长远的创新引才举措,在顶尖学府内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提供政策解读、岗位速递、简历直投、远程面试等一站式线上就业服务。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