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城市英雄 214期|艺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永杨:打造属于中国的民族音响品牌

晶报记者 马骥远 摄影 受访者供图
04-08 22:30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把赚钱的速度放慢一些,把产品做好”

2025年春,深圳龙华,艺致(EIZZ)科技公司会客厅。总经理钱永杨拿起一张“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黑胶唱片,放入EIZZ黑胶唱盘。随着EIZZ黑胶唱机的启动,“拉二”那忧郁而治愈的旋律,满溢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钱永杨说,在这种沉浸在音乐中的时候,他脑海中经常会闪过一个画面:1980年代,安徽省北部的农村,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摆弄着一台旧收音机,当里面传出泗州戏铿锵婉转的唱腔,男孩的眼中闪过一道光……

这个男孩,就是小时候的他自己。穿越近40年时光,从皖北农村到特区深圳,当年那个从旧收音机感知声音美好的少年,今天正在世界音响殿堂中,为中国制造争取一席之地。

▲钱永杨

声音,是美妙的

“中国制造,就是我的情怀”,钱永杨说,此刻的他就想争一口气,证明中国可以造出更好的东西。

这话在今天听起来似乎非常地“名正言顺”。但是,如果你稍稍了解国际上高端音响市场的行情,就能体会到钱永杨说出这番话,需要怎样的底气和自信。

“小时候,我有一次从广播里听到泗州戏的选段,还有单田芳的评书,觉得特别美,”钱永杨说,他很好奇那些声音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直到在上海打工的父亲带来一些旧收音机,他才如获至宝,“我从小在家里就喜欢捣鼓这些收音机。”

但是彼时皖北农村的物质条件毕竟有限,难以支持钱永杨对“发声的机器”作更深的探索。直到1998年,19岁的钱永杨南下深圳打工,经亲戚介绍进入光明的一家台资五金厂工作。钱永杨彼时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从操作工人起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打工8年,“我几乎做到了全厂大陆籍员工最高的职级”,钱永杨说。“逛电子城的时候遇到一个档口,售卖二手的电子管、真空管放大器,买了一台之后,我就发现一个电子管、一个灯泡发光居然能够发声,音质又那么好!”钱永杨说,当时他觉得这太神奇了,有太多的奥妙吸引他去钻研。

离开台资五金厂之后,钱永杨准备自己创业,“我就开始慢慢去研究这些东西”,埋藏多年的那份对“声音”的追求,涌上心头。

▲索尼公司高层来访(右为钱永杨)。

“创造一个属于中国的音响民族品牌”

创业伊始,钱永杨主要从事音响设备配件的设计代工和精密金属加工。“最初我们公司的定位,是在幕后给客人做设计、代工,并没有计划做成品(音响)”,钱永杨说,从2010年开始,他就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零配件、接插件的代工服务。直至今天,为客户做设计、代工业务仍然是他主要利润的来源。

但是,钱永杨终究还是走上了生产音响整机、开发自主品牌这条艰难的路。

“我认识的一群玩音响的朋友,都追求世界名牌。”钱永杨说,他们无论是购买音响整机,抑或是配件、插头,几乎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要买进口货,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骨子里有着“海外名牌更代表价值,中国制造一定粗劣”的成见。

“就是这样一个契机,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怀。”钱永杨说,一个念头骤然在他的心中萌生,“玩音响,为什么不玩中国自己的?为什么大家对中国自己的制造这么没有信心?我觉得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中国的音响品牌,从此我就开始生产(音响)成品。”钱永杨说。

当站在2025年春天的时间点上回顾这些,钱永杨自然有着充分的底气。去年,他已经带着自己“十年磨一剑”自主开发的的黑胶设备系统和音响配件,参加慕尼黑高端音响展览会。“我做静态的展示,把我的设备外壳全部拆了,裸露出里面的配件,展示我的制造工艺,”钱永杨说,“很多老外觉得不可思议,说中国能制造出这种工艺水平的音响,用料这么好,关键性价比还这么高,他们都很惊讶。”

钱永杨的目的达到了。“我就是想争一口气,证明中国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又有更高性价比的东西。”钱永杨说,他的出发点就是那么简单。

▲荷兰音响协会来访(左三为钱永杨)。

“我自己就是一个发烧友”

音响,与很多行业不同的是,在这里你的客户都是专家,都是“发烧友”,对声音的挑剔常人难以想象。设备生产出来,他们会带着专业的耳朵来试听。他们当中不乏精于钢琴、小提琴的音乐家,会提出种种内行的意见。“比如高音不够精细,低频的能量感不足,层次感出不来。”钱永杨说。

这些年来,钱永杨对发烧友们的种种意见总是“不厌其烦”的,“我会把这些意见细化到每一个零件上去,有针对性地去微调。”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发烧友,电子发烧友、音响发烧友。”他每天晚上在实验室里泡到凌晨两三点钟,琢磨客户、朋友的意见,用零件的搭配、调试反复验证,改善音效。“音响,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它可能涉及一些参数,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并不是告诉我多少数值,就能给出答案的。”钱永杨说。

钱永杨“下海”近20年,没学会打麻将,没学会炒股,也不喜欢社交应酬。业余时间除了跑步,所有时间几乎都用来听音乐。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工作。对他来说,那些交响乐、咏叹调、爵士乐,都不再是简单的音符,甚至不是单纯的旋律,而是一个个音乐家在向他倾诉人生故事。

“你听多了就会产生共鸣。比如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他暗恋他的师母(克拉拉·舒曼,音乐家舒曼的夫人),但是又不能跨越伦理。”钱永杨说,于是,当你聆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时,听到的经常不是行云流水,而是优柔寡断,他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纠结与暧昧都写进了音乐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钱永杨说,你只有听懂了音乐,才知道怎么用音响设备的设计、零配件的搭配去表现它。

▲艺致(EIZZ)科技全套自主开发的纯模拟真空管号角音响系统。

“把赚钱的速度放慢一些,把产品做好”

“我刚来深圳的时候,身高才1米50多,”钱永杨说了一句题外话。看着他当下1米75的个头、壮实的身材,一时难以想象,这个当年皖北农村的孩子,来到深圳27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变化的当然远不止是钱永杨的个头。他创办的企业艺致科技、他的自主品牌EIZZ艺致音响从无到有,今天已经成了国内音响行业的翘楚。

这当中最让他得意的,莫过于他“十年磨一剑”全套自主开发的纯模拟真空管号角音响系统。

“我们自主研发的旗舰黑胶唱机,对标的是进口品牌的50万元至100万元区间的产品。”钱永杨说,品质与它们比肩,但价格比进口同档产品便宜得多,更有性价比。

“我几乎把所有的前沿科技,都用在上面了,”钱永杨说,“黑胶最难的就是物理震动,(这台设备)它整个用的是球墨铸铁,又加了惰性稀土材料,重量400多斤的机器,共振频率才7赫兹;我在这里还用了高端光学设备上所使用的空气避震,可以把物理震动隔离掉95%。”

“我们可以在这里一边打篮球,一边听音乐,不会相互干扰。”钱永杨形象地解释。

解决电机驱动精度问题花了5年时间;唱臂是用钛合金材料制作的,一个唱臂有100多个零件,每个零件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唱盘为了保证稳定,采用离心浇铸工艺,为了这一个转盘的加工精度就花费95万元采购了一个设备……

今天,这一切的执着和付出都显得如此值得。去年,他带着设备前往慕尼黑参展,让很多外国专业厂商刮目相看。“我们的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在国内。”钱永杨说。

音响,研发耗时久,投入巨大,营收的周期漫长。但无论如何,钱永杨和他的艺致,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做品牌,特别是做音响行业,更需要沉淀,”钱永杨不无感慨地说,“宁可把赚钱的速度放慢一些,也要把产品做好,为我们的中国制造尽一份力。”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钱永杨

安徽利辛人,生于1979年;1998年来到深圳,从工人做到管理层;2007年自主创业,创办艺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从事精密五金和音响设备配件生产,并自主研发高端柔性黑胶音响系统。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马骥远 摄影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