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上午,深圳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据统计,当日,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共计派出4518人次参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园累计接待市民超20万人次。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众近39万人次。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调下,我市各大祭扫现场整体井然有序。
上午9时左右,记者在吉田墓园门口见到,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扶老携幼,带上鲜花、水果、乳猪等祭品,祭奠先人。市民践行文明、节俭、绿色、低碳的祭扫理念,鲜花等无烟祭品成为市民们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主流选择。
叶女士夫妇正在细致地用抹布清洗墓碑,每年她都会来祭拜父亲。擦净墓碑后,二人用鲜花、彩带“绿色祭扫”。“这周围有很多草木,燃烧金纸、放鞭炮容易起火。表达哀思的方式有很多,用鲜花和彩带祭扫效果是一样的。”
“今天除了鲜花,我还带了一些妈妈生前爱吃的糕点和水果。”郑先生3兄弟从成都、上海等地回来为母亲祭扫。“在清明节寄托哀思的同时,大家也有机会一起聚会。”
在南山报恩福地墓园,园区通过无人机循环播报鲜花祭祀、无烟祭扫文明倡导,提醒市民文明祭扫,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寄思等低碳方式缅怀故人。还启用无人机对墓区进行全天候巡航,实时监测捕捉火点烟雾,并通过定位系统快速通知地面人员及时处置,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吉田墓园还推出“纸钱换鲜花”“鲜花一条街”服务,让绿色清明与鲜花相伴;设置心愿墙、天堂心箱活动,让市民写下对家人的思念,用文明的方式,让爱和思念不断。
此外,深圳持续推进生态殡葬改革,“绿色殡葬”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累计超4.2万具骨灰或洒向大海,或长眠于树下、花下。逝者家属可登录生态葬云纪念馆,缅怀逝者,追思留言。纪念馆根据不同的生态葬式,设置海葬、花坛葬、树葬等不同主题馆,每个主题馆详细记录每次集体安葬活动情况。
为了更好提高服务效率,强化服务保障,吉田墓园和追思苑设立绿色便捷通道,并为老年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园区电瓶车接送服务,切实保障各类特殊群体的祭扫需求。
除了园区内接驳车辆外,南山区报恩福地和聚仙居主动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在祭扫服务现场安排外骨骼肌助力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更好地帮助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升祭扫服务保障智能化水平。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防台风准备大作战#深圳市台风来了,我们准备好😂😅
打卡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