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 李新旺 摄
6月5日上午9点,宝安松岗街道办在五指耙水库举办松岗龙舟赛。
今年的松岗龙舟赛,其规模、影响力较大,吸引了21支龙舟队伍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碧头社区代表队摘得冠军、塘下涌社区代表队获得亚军、东方社区代表获得季军。
“龙舟竞渡”齐欢腾
上午虽下了两场瓢泼大雨,但丝毫没有减弱市民观看的激情。读特记者现场看到,在美丽的松岗街道五指耙水库四周许多群众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许多群众是慕名前来目睹这一年度大型龙舟赛事。
21条龙舟争先恐后。 李兆武摄
今年的松岗龙舟赛吸引了21支龙舟队伍参加,包括18个社区代表队、街道机关工会代表队、农商行代表队以及龙川县特邀代表队。为了参加这届龙舟赛,各路豪强经过近2个多月的磨练,“摩拳”等待比赛的到来。21支队伍分成6组,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进行。
随着比赛号令声响起,21支队伍开始进行每个比赛环节。读特记者看到,“龙舟竞渡”中,五指耙水库里的“蛟龙”们如离弦之箭迅速向前冲去,船头鼓点节奏鲜明,船上号子整齐有力,22支桨同步入水,溅起阵阵水花。水上“龙舟竞渡”舵手们齐声鼓劲,而岸边的拉拉队员及观众群情激昂,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呼喊声加油声欢呼雀跃,为紧张激烈的比赛增添了一分激情和欢乐。
最后,经过一上午的激烈比拼,来自碧头社区代表队摘得冠军、塘下涌社区代表队获得亚军、东方社区代表获得季军。
赛龙舟传承百年民俗
松岗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赛龙舟便是传承松岗百年民俗文化的表现。松岗龙舟赛的起源追溯至清末时期,至今已逾百年。有别于其他地区龙舟赛,松岗端午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
多年来,宝安区和松岗街道非常重视对赛龙舟习俗的延续和保护,2007年6月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此,“松岗赛龙舟”也成为深圳市独有的龙舟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了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松岗街道近年来创作编排了反映“松岗赛龙舟”渊源的舞蹈《龙舟竞渡》,谱写《龙腾松岗》歌曲、拍摄了《松岗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让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鼓点声声催动龙舟。王文舵摄
今年,通过举行宝安区2016年松岗龙舟赛更是为传承和活化“松岗赛龙舟”非遗保护项目提供一个最佳的平台。在今年的龙舟比赛中,从参赛队伍报名、队伍训练、赛事志愿者组织、赛事观众组织、赛事秩序维持等环节都离不开所有松岗人的努力和付出。因赛事场地有限,6月5日当天不能容纳过多观众,许多市民就在训练日来五指耙水库看龙舟,过一把龙舟瘾。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参与和观看赛事,松岗街道还与宝安广电中心合作制作了21期《龙舟队的故事》以及现场录播了龙舟比赛。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让市民们享受龙舟赛带来的文化盛宴。另外,赛事当天还有近400名松岗义工为赛事提供志愿者服务,其中54名志愿者更是配合国际级专业裁判完成了龙舟赛的裁判工作。在50多天赛事筹备过程中,松岗义工联组织开展了1346人次共5944小时的赛事志愿服务。
队员们给自己的队伍加油鼓劲。 李兆武 摄
松岗街道拥有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了松岗赛龙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民俗文化项目外,还有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松岗七星狮舞”以及2012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传统手工技艺(木器农具制作技艺)”。
“拥有国家级、省级、区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松岗街道,对松岗自身从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松岗在保护这些非遗产文化项目的同时,也会继续传承好这些非遗文化传统。”松岗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松岗龙舟赛的举办浓缩了奋勇争先、勇立潮头的龙舟精神,也是构筑80万松岗市民精神家园的一件盛事,对凝聚民心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