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中山公园,百年古树记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实习生 王亮 通讯员 寻卓礼
03-25 20:1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0年前,宝安县(深圳前身)时任县长、香港绅士胡钰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筹建中山公园,并种下成片的纪念林。100年后,中山公园古木幽篁古亭幽深,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城央绿洲,也见证了人民对孙中山的怀念及其追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褒扬。

中山公园古木幽篁,见证百年来人民对孙中山的追怀。(杨一飞摄影)

2025年3月,时值孙中山逝世100周年、《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在南山区中山公园举行古树名木保护系列活动,缅怀伟人之际,携手各界共同推进绿美深圳生态文明建设。

中山公园东门两侧的两株小叶古榕,姿态优美,根须密集,独木成林,别具岭南风韵。园内现存的36株国家三级古树组成的古树群落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枝繁叶茂,其中秋枫19株、榕树3株、高山榕3株、印度榕2株,龙眼树5株以及樟树、南洋杉、黄葛树、阔荚合欢树各1株组成,树龄均超过110年,古树数量、品种密集度居全市古树群落分布之首。

透过斑驳的林荫光影,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后辈薪火相传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跃然眼前。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到他的家乡广东,时任宝安县县长胡钰为纪念孙中山而筹建了中山公园,在20亩的土地上种植了成片的樟树、秋枫、石栗、红棉、凤凰木和南洋杉等乔木,供游人追怀观赏。1998年,南山区委区政府“还绿于民”,开发改造周边荒山野林,使中山公园占地面积扩大到超过700亩,并保持名称至今。而这些古树,作为历史的见证和城市的活化石,依旧屹立。其中一株南洋杉树,高达22米,胸径近1米,树龄约134年。

深圳市组织古树名木工作人员人员参加古树管养维护现场教学。

“这些古树,生长于高密度现代化城区,面临着很多保护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树洞防腐处理、广寄生植物清理、柱干害虫防治、冗余枯死枝修剪、群落生境营造等,都需要引进专业知识与技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为推进绿美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该局牵头成立了管理技术指导团队,将古树保护等专业知识延伸向基层一线。每年都组织古树养护现场教学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

“深圳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不遗余力,卓有成效。而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原址保护古树的成长,这是深圳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我们也期待深圳能为中国的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打造一个适合高密度超大特大城市可推广借鉴的样板。”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华毅说。

中山公园百年古树成为市民休憩的城央绿洲。(吴惠兰 摄影)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实习生 王亮 通讯员 寻卓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