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南山区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仪式暨南山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举行,率先在全市成立区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意味着南山区校园足球已然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征程。
顶层设计锚定“足球育人”
“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的双向奔赴
“足球运动关乎民族精神,关乎少年强健,更关乎人才培养之根本。校园足球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工程。”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表示,“十四五”以来,南山区形成了“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并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手段,将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体教融合探路工程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此次成立南山区校足办,旨在加强对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南山区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足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登福提出四点期待:第一,画好发展蓝图,锚定育人航向,结合南山区情,制定既接国际标准又接本土地气的发展规划;第二,育强教练团队,夯实人才根基,既要持续引进像法兰克福俱乐部欧足联A级教练这样的“洋教头”,也要通过“阶梯式培训”培养本土教练;第三,搭稳赛事阶梯,畅通成长通道,重点打造“金字塔”式竞赛体系;第四,传好足球薪火,凝聚家校合力,把宣传阵地从操场扩展到云端,用AI直播让家长随时围观孩子的赛场英姿。
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魏新华肯定,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对人民期盼的回应,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南山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足球改革工作要求,以空前力度推动校园足球发展,此次,南山区校足办不仅是南山学子的幸福时刻,也是南山乃至深圳校园足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喜事。希望南山校园足球载誉再出发,积极探索校园足球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中国足球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魏新华介绍,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市教育局多年来持续推动各级各类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和发展。截至2024年,深圳市共建成194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以及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两个、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区两个、省级推广校135所。另外,按照部署,2025年全国足球特色项目申报工作正在开展,全市有41所学校正在积极申报。我市还将足球项目列入中考体育选考项目库,建立以兴趣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市-区-校-班”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以足球为抓手的体教融合道路,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校足办首推“绿茵成长计划”
从脚下技术到终身受益的“价值迁移”
南外(集团)科苑小学副校长、法兰克福(深圳南山)足球青训中心负责人邓展望获聘出任南山区校足办主任。聘任仪式环节,他郑重地接过南山区校足办主任聘书。
邓展望表示,迄今自己在南山从教17年,在南外集团经历了文华学校、科华学校、科苑小学等不同岗位的历练,始终都在坚持做同一件事——推广校园足球普及,且三所学校均已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如今,南山区校园足球的蓝图已经绘就,下一步,全体南山体育教师、青训教练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校园足球打造成南山素质教育的亮丽名片,助力阳光下奔跑的少年,成为体魄强健、意志坚韧的国之栋梁。
近年来,南山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发展校园足球,从与法兰克福俱乐部携手打造12年一贯制“金字塔”校园足球梯队体系,到越来越多学校开展“班超”联赛,左手抓校园足球普及,右手抓精英足球队员培养,创建了以南外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享有盛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配备了一批优秀足球后备人才,让“中国足球要搞上去,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在南山区变成生动实践。近两年,南山区校园足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南外集团高中精英队获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广东站)冠军、南外集团小学精英足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南山区青少年足球精英赛冠军……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南山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首先,南山区校足办将以“规范管理”筑牢校园足球发展根基,督导全区3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落实“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及班级足球联赛,推动足球运动在更多学校获得普及性开展,同时,还将创新举办全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课现场教学比赛,扩大特色校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南山区校足办将探索以“竞赛体系”激活校园足球生命力,构建“普及+精英”双轨并行的竞赛体系,打造“南山班超”IP,以及全区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联赛等专项赛事;选拔组建U10-U17(男、女)区级代表队,努力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展现南山足球小将的风采。再次,南山区校足办还将扩大幼儿足球启蒙覆盖范围,推动全区性的“南山萌娃闹绿茵”亲子足球嘉年华活动等亲子活动,播撒足球运动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绿茵场上的快乐。
打通足球教育“全链育人”
从“班级联赛”到“国少集训”进阶密码
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黄镇敏带来主旨报告《加强校园足球建设 落实全面育人目标》。黄镇敏强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校园足球列为唯一单独提及的体育项目,明确提出“加强校园足球建设”。之所以校园足球受到高度重视,在于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身心成长、智力发育和精神塑造等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他还建议学校提高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的质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体育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练、赛”一体的教学模式,创造对抗练习和比赛情境;发挥课间“微运动”的作用,让各学科教师都能充分领悟并贯彻体教融合的终身体育新思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强健体魄等优良意志和品质,并通过体育的迁移价值,让孩子受益终身。
在活动最后,作为校园足球发展的优秀案例之一,南外集团文华学校党总支书记胡丹以《逐梦绿茵 绽放青春》为题,分享了文华校园足球建设经验和发展成果。
据介绍,文华学校紧跟国家政策于2009年开启校园足球探索之路,2013年推出首届班级足球联赛并延续至今,形成“文华班超”品牌以及“亲子嘉年华”、“足球队学雷锋”等系列子品牌,不仅荣膺“全国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示范校”,还成功探索出“足球+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模式,2016年学校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年与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签约,引入国际青训资源,推动校园足球从普及向竞技进阶发展;2024年获得“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示范校”……
此间,文华学校稳步搭建起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校园足球体系”,仅2024年,学校就输送23人参加市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四名足球小将入选中国足球协会“国少集训营”。足球义务教育全学段覆盖与衔接,构建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不仅多次受到央视等媒体报道,更吸引众多省内外学校学习观摩,成为深圳校园足球的窗口学校,示范效应不断扩大。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王雯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