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正当时 | 走进“意识花园”:虚拟蝴蝶振翅时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03-18 15:4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意识花园”由刘祥云和何金鱼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呈现

3月15日,“意识花园,社交蝴蝶与数字分身的虚拟共生”展览在龙城CC·CIC创新创意中心开幕。该展览是由龙城CC与御光FILMBASE联合发起的科技艺术驻留项目汇报展,展览通过跨媒体艺术作品,展现了数字原住民如何在虚实交织中重构艺术语法。御光FILMBASE提供的不仅是物理载体,更是连接物质世界与数字生态的知觉桥梁。作为2025深圳艺术周参与机构,“意识花园”为城市文化生态提供一个独特的样本。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技与艺术的合作逐渐兴起。1966年,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与工程师比利·克鲁弗共同发起了“9夜:戏剧与工程”(9 Evenings: Theatre and Engineering)项目,促成了E.A.T.(艺术与技术实验)的成立,开启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进程。此后半个世纪,科技艺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汇聚了众多重要的科技企业。龙城CC·CIC创新创意中心位于国家级龙岗数字创意走廊的中心位置,为推动在地文化艺术与产业经济的合作树立了典范。在全国乃至全球艺术版图中,深圳凭借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探索科技艺术合作发展的模式,成为科技艺术交汇融合的重要阵地。

“意识花园”由刘祥云和何金鱼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呈现。《圣朱尼佩罗》是何金鱼用透明LED屏呈现的意识世界,作品借用《黑镜》中意识存储技术,用动作捕捉技术实现艺术家本人的虚拟形象追逐蝴蝶的场景。刘祥云的《珀耳塞福涅的呼吸》是使用光膜材料呈现的9朵科技之花,当观众穿越花园时,光膜材质的花朵从透明变为雾化薄片,向观众发出邀请。两件作品构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意识花园”。

珀耳塞福涅的呼吸,2025,刘祥云

展览通过独立空间展开双重叙事线索。刘祥云在装置作品《戒指》中,记录了父母将弹簧戒指拉直为钢丝的过程,将家庭关系中的弹性损耗转化为视觉档案。她的《蜉蝣罗塔丝肖像》系列将星球表面肌理融入肖像创作,借助自然元素唤醒生命静谧的力量。同时由这些肖像构建的《蜉蝣罗塔丝廿六幻视卡》在随机抽取的结果中,共同编织出Z世代独特的数字存在论——在社交媒体构建的平行时空中,每次互动都是意识孢子的传播,每次转发都是虚拟蝴蝶的振翅。

戒指,2016,刘祥云

蜉蝣罗塔丝肖像,2019-2021,刘祥云

何金鱼则着迷于数字潜意识,她在社交媒体上以“梦核”标签聚集起众多粉丝。装置作品《阿赖耶识》回应了数据的渊博。一条印有电路板纹样的丝带在失重空间中摇曳,何金鱼将其视为计算机与女性的天然链接。艺术家将佛教中的“阿赖耶识”概念投射于当代互联网——大数据编织的集体潜意识。《吉光片羽》将征集的网络梦境投射于光幕,在光膜材料飘动的过程中展示幸福的碎片。

阿赖耶识,2025,何金鱼

吉光片羽,2025,何金鱼

开放的互联网生态正催化着人类情感的共融。数字时代,算法推送机制不仅重构了审美的传播路径,更催生出新型社群纽带。“意识花园”通过刘祥云与何金鱼的跨媒介创作,构建起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美学场域。两位艺术家运用御光FLIMBASE光膜材料打造沉浸式数字空间,将抽象的数据流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场体验。在这里,每个像素都是觉醒的种子,每串代码都将绽放为数字之花。

“意识花园,社交蝴蝶与数字分身的虚拟共生”

科技艺术驻留特别项目

艺术家:刘祥云 / 何金鱼

策展人:郭成、田颖

展览时间:2025.3.15-4.20

门票:免费

展览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城CC·CIC创新创意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