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保护生态家园 共建美丽湾区”东莞市蝴蝶多样性系列科普活动——中小学校蝴蝶世界的科普知识讲座及展示(第五场)活动在东莞市道滘镇济川小学举行,本系列活动是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活动,由东莞市科协指导、东莞市林业事务中心主办,道滘镇济川小学协办,吸引了超1300名学生现场参与。
在科普讲座环节,东莞理工学院曲江英教授对蝴蝶与生态环境间的微妙联系以及生态保护的关键意义,予以了深度的剖析。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蝴蝶在生态环境里的关键角色,蝴蝶协助植物授粉,极大地助力了植物繁衍后代与种群拓展。蝴蝶更是国际公认的环境变化 “晴雨表”,其对环境的感知速度领先于鸟类等其他生物。通过追踪蝴蝶数量与分布的变动,能精准洞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为实现生态保护筑牢科学根基。
随后,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吴鹏举高级工程师就蝴蝶与环境的紧密生态纽带展开讲述。指出蝴蝶种类繁多且习性各别,与植物彼此依存。像玉带凤蝶幼虫偏好芸香科植物,植物为蝴蝶的生存供应食物与栖息地,蝴蝶产卵时亦会挑拣特定植物种类。还着重提及蝴蝶对环境变迁极为敏感,在污染区域,因植物受损,蝴蝶数量锐减。借此启发青少年关注蝴蝶生态,积极投身生态保护行动,守护自然家园的和谐稳定。
在蝴蝶科普制作与展示互动环节,青少年现场通过蝴蝶手工制作和近距离观察蝴蝶标本以及科普展板等内容,让青少年身临其境般地了解和认识蝴蝶以及其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在观察蝴蝶标本时,蝴蝶的纹理、色彩和翅膀的细微特征一览无余,宛如大自然的艺术品,给青少年带来视觉震撼和美的享受。蝴蝶标本展定格了蝴蝶的美丽,标本姿态各异,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合翅休憩,它们与真实蝴蝶标本、图片以及介绍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科普展板也是一大亮点,展板不仅展示了蝴蝶的外貌,还宣传介绍了蝴蝶种类、习性等信息。展示内容生动有趣,有的以蝴蝶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让青少年可以直观地了解蝴蝶的栖息之所;有的以蝴蝶的迁徙路线为线索,用箭头和地图展示它们的奇妙旅程,使青少年对蝴蝶复杂多样的生态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让青少年对蝴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欣赏,活动准备了宣传册。宣传册里有各式各样的蝴蝶彩图,全方位展现了蝴蝶种类、分布以及与生态的依存关系等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让青少年全方位认识蝴蝶,在了解蝴蝶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由己及人自发形成环境保护的绿色观念,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也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