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随着企业代表接过钥匙,光明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正式交付。首批交付的8家优质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精密仪器、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将为光明打造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试验示范区先行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联动市属国企,优质产业空间“专精特新”浓度100%

近年,深圳发布《深圳市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方案》,保障优质成长型企业、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的产业空间需求,帮助企业降本减负。
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是由市属国有独资城市建设类平台企业快速建设的一批质量优、价格低、品类全的优质产业空间,以“总成本+微利”的价格,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分割销售。经对首批试点用地初步测算,试点项目销售价格约为周边市场价格的30%-50%。
在深圳市“工业上楼”园区建设政策出台之后,光明区联合特区建工迅速行动、全力落实。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是全区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也是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项目。项目位于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通过“前置招商”和“通用化+定制化”模式,满足了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对高标准生产和研发空间的多样化需求,针对性解决了一批腰部企业的空间问题,推动项目实现竣工即入驻。
新交付的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有何亮点?工作人员介绍,项目深入研究“工业上楼”空间标准,打造符合“深圳标准”的新时代高标准厂房,围绕“20+8”产业集群工艺流程、技术创新需求,突出大平层、宽柱距、重荷载、高层高等高标准设计。同时,园区配套齐全,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2万㎡,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1万㎡,其中高标准厂房约9.3万㎡,宿舍约1.3万㎡,配建商业、食堂、熟食中心、社康中心、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配套。
亮点多多的优质产业空间也吸引许多企业认购。目前,园区招商率已达85%,“专精特新”企业浓度达100%,入驻企业营收年均增速20%以上。首批交付的8家优质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精密仪器、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将为光明打造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试验示范区先行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多途径打造腰部企业高品质空间,企业单位面积产效全市第二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光明始终以“企业所需”为“政府所向”。其中,如何推动腰部企业跨越发展更是写进了今年的光明区党代会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多途径优先保障腰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用地需求。全力支持腰部企业向十亿级、五十亿级梯次迈进。
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的交付将针对性解决一批腰部企业的空间问题。入驻企业单位面积产效排名全市第二,其中,产值超3.5万元/平方米。
“很高兴即将搬进新家,我们已经提前联系了装修公司,只等审批完成就进场装修。”永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入驻的企业之一,首席运营官晏城表达了喜悦之情。晏城介绍,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国内细分行业排名第一,去年营收增长50%。企业在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空间不足的瓶颈,考虑地价成本,一度打算搬到惠州发展。
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的出现改变了企业的想法。“在这里拿厂房的价格相比较市场价便宜很多,环境又好,也有助于留人才、拓业务。”晏城介绍,企业在了解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这个项目,便果断入手,选择留在光明发展。下一步将在这里打造研发及总部基地,继续做大做强业务。
另一家入驻企业深圳市特深电气有限公司也有同样的感受,该公司在产业园购买了5000多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和配套宿舍。
成立于2002年的特深电气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是MRI领域国内独家获得GE医疗集团技术进步奖的企业。特深电气首席工程师张弘介绍,此前企业因发展需求打算到外地建厂房,恰好听说在光明区有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售卖,考察后觉得很契合企业需求,很快出手买下了部分厂房。按照特深电气的规划,新的产业空间内将上线一批新的项目、新的产品。而这些,都将成为该公司新的增长点。
特区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交付不是终点,而是光明区政府与特区建工集团携手奋斗的新起点!特区建工集团将牢记“守护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使命,全力把光明数字智造产业园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运营管理高效的“三生融合”型产业园区,助力企业扎根光明、加速发展,助力光明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土地等项目,空间等产业”,近年来光明连片产业空间攻坚持续推进,2024年新增入库产业用地45公顷,供应产业用地6宗21.3公顷,全年筹集高品质产业空间542万平方米。今年,光明区将持续拓展连片产业空间,加快打造明湖智谷大湾区智能传感等平方公里级新型产业社区,全年释放产业用地50公顷以上,筹集优质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让更多好企业在光明有地可落,有空间可用。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