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不灭菌一次性内裤”,数家企业参保人数为0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03-15 22:1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截至发稿,相关被点名公司未做出回应。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乱象。“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浪莎”一次性内裤、“欧诗罗兰”一次性内裤等产品被点名。读特新闻发现,这些被点名的公司中,不少企业的参保人数为0。法律人士表示,参保人数为0可能是公司没有人员申报社保,意味着企业除生产质量问题外,可能还存在着未给员工购买社保、偷税漏税等违法可能。


“央视财经”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报道截图。

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关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其中一个被曝光的行业乱象是不灭菌一次性内裤。

河南省商丘市知情人透露,当地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就不会杀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在一些型号的一次性内裤上,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

据调查,生产车间工人们都是在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原材料也随意堆放,布料旁还堆着垃圾杂物,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

在商丘市虞城县的十多家生产厂家,车间随意散漫生产的现象不在少数,生产好的一次性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也是工人的餐桌。在车间里,工人正用喷枪往内裤上喷一种特别的液体——“枪水”。企业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喷在一次性内裤上的液体,其实是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气味不好闻,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触摸,“闻着有一股呛鼻子味儿”。

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他们生产过“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截至发稿,相关被点名公司未做出回应。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9.3万家内衣裤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浙江、山东三地内衣裤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5.4万余家、2.4万余家和2万余家。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结果显示,涉及一次性内裤关键词的有效投诉共392件,主要问题涉及一次性内裤损坏、有异物、有血迹等问题。

读特新闻记者发现,被点名的公司,比如商丘市博威服饰有限公司、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深圳欧诗罗兰服饰有限公司,披露的企业相关信息中,参保人数均为0。3月15日晚,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吴芷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社保0申报也可能是合法的,比如公司没有聘请内部工作人员,而通过聘请外部人员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处理事务。具体到业务量相对较多、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存在有劳动关系的内部工作人员可能性大,因此,意味着该类企业除生产质量问题外,可能还存在着未给员工购买社保或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可能。

被点名企业的相关产品基本已下架,电商平台搜索结果截图。

此外,记者在主流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被点名企业的相关产品已基本下架。值得注意的是,“初医生旗舰店”还在其首页明显位置列出“CCTV推荐品牌”字样,并写到“以医疗产品的制造经验,在10万级净化车间环境中生产处高质量的卫生用品”。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