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追“光”奋进。3月4日,光明区光明街道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谋划部署2025年任务,将全力建设光明科学城高质量高颜值示范中心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经济新高地。
回望2024年 新质发展动能强劲
2024年,光明街道持续澎湃“烟火气、产业柱、人文蕴”三大引擎,“一心两翼三片”新发展格局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颜值建设、高水平民生齐头并进。
经济运行进中提质。限上住宿业增速98.1%,营利性服务业增速 17.4%,两项指标位列全区第一;本级固投年度完成率134.9%,规下工业增速 39.7%。新增实际经营项目97 个,完成率484%。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25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 100 亿元,新增“单项冠军”企业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家、小升规企业64 家,优质企业梯队愈发厚实,新质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治理活力创新迸发。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构建党建引领“微治+共治+智治”,基层善治“光明范”更足、影响力更强。链接大院大所科学资源,聘任首批社区党委科技委员、科技指导员,建立全省首个“百千万工程”校地共建社区工作站。联合光明实验室,全市率先开发“追光助理”AI 大语言模型,成为基层法务助手、生活管家、智能调解员,打造全市首个 AIGC 驱动引擎智治中心,智慧街道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文旅品牌更加响亮。虹桥1958 生态公园荣获2024年国际设计卓越奖。全市唯一获评 2024 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碧眼社区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打造24 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新增 10 个社区托育服务点,建成全区首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区率先完成城中村供用电整治市级考核任务。
向新攀高 街道发展有这些“新期待”
作为光明区的中心城区,光明街道将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在光明区“一城三区”建设发展新征程中激发新动能、展现新作为。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紧扣“科学城成果转化区”定位,依托光明科学园和白花科创谷,主动作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科技产业,积极引进创新平台,服务创新人才,集聚高质量发展要素,全面升级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推动街道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新形象塑造高品质中心城区。抢抓全国“十五运会”举办有利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加强城市文明建设,提升人文生态环境,统筹山林园湖规划,高标准打造全域景观,形成城市与生态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努力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示范中心城区,以最佳风貌、最美环境、最优服务喜迎“十五运会”胜利举办。坚持“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做好“体育+”融合文章,全面提升光明知名度、影响力,让“天下从此识光明”。
以新“智”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通过AI 技术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打造科技革新、数智赋能的基层治理新样本。
以新生活擦亮居民幸福底色。不断完善各类公共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文化、教育、健康、生活、就业等公共服务。
追“光”奋进 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
2025年,光明街道将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十大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壮大产业集群、攻坚重大项目、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全域城市品质、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升级“数智大脑”、完善服务体系、做实民生保障、续写平安光明崭新篇章、提升党建引领工作质效。
其中,在壮大产业集群,加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将做大做强新能源300亿级、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百亿引领、五十亿支撑、十亿接续”的梯次楼宇,打造年销售额超30亿的电商直播高地,推动AI、低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发展。
在拓展产业空间,加快建设科研经济新高地上,高标准规划建设白花科创谷,推动引入符合光明科学城定位的百亿级项目落地,打造平方公里级新型产业社区。超常规推进光明科学园建设,释放30公顷产业用地空间;招引有重资产的头部企业以及有潜力的初创型科技企业,优先布局高端算力平台,重点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
同时,以全运会为契机,提升全域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国际马术中心、虹桥公园周边环境。围绕赛事场地周边、虹桥1958商圈、赛事保障酒店,完善双(多)语标识体系,营造国际化街区氛围。
联动文旅体商,全面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推动星河COCO CITY商业综合体年内开业,建设碧眼天桥网红打卡点,打造木墩河一河两岸烟火步行街、虹桥南岸时尚消费商圈、科技馆-旧糖厂魅力消费区。促成咖啡行业协会落地,推动华强园区、迳口古村打造咖啡产业集聚地。推动云智大健康基地、香港宝芝林文化产业园投入运营,探索“生态+医药+康养”新模式。推动白花、迳口社区争创第五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升级“数智大脑”,塑造基层善治“光明样板”。优化“追光助理”,组建街道系统数据库,打造街道“数治”中心,探索“数治”综合调度模式。实施“小区主理人”培育计划,推动5个商品房小区成立业委会,试点白花恒祥花园成立房委会。探索服务阵地“小市场+大公益”运营模式,打造“花果山”党群服务“新地标”,创建独具光明特色的“两社三中心”,创建省级示范点。持续完善“1+X+18+N”治理体系,打造基层治理服务综合体。启动“益起追光”治理品牌塑造计划,深化“民生十微”工程。
编辑 温静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湛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