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粤车南下” 政策正式落地,香港机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自动化转机停车场 “易泊飞” 同步启动。当天共有41辆广东牌照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顺利驶入停车场,标志着大湾区跨境自驾转机服务全面开启。
作为该停车场AGV机器人停车设施的建设方,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以硬核科技为这场跨境出行变革提供支撑。

“易泊飞” 是香港首个专为中转旅客设计的24小时全自动化停车设施,坐落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首期开放1800个泊位(含1550个AGV机器人泊位),配套48台AGV机器人、21个入口与16个出口,刷新香港同类停车场规模纪录。启动仪式现场,车主体验到高效跨境停车流程:只需将车辆驶入指定区域,无需办理香港出入境手续,下车核验证件并刷脸后即可转乘接驳巴士前往机场,后续停车全由AGV机器人完成,无需寻找车位。
智慧防线 + 人文设计,兼顾安全与出行温度
在安全与服务细节上,停车场拥有多重 “智慧保障”。智能车厅内的安全检测设施,除了对汽车的长宽高和重量自动检测,还能精准识别人员逗留、宠物遗漏等活物情况,并通过遗留物AI 相机检测,自动排查车旁或后备箱的行李箱是否遗漏,发现异常即时向司机发出提醒;针对多人用车场景,系统专门设置第二司机认证功能,在满足不同司机取车灵活需求的同时,牢牢守住车辆安全底线。
人文关怀同样贯穿设计全程:不仅专门设置2个无障碍人士进出车厅,方便轮椅通行,车辆停放空间也进行加宽加高设计,适配不同车型,让车主停放更从容,细节处尽显跨境出行的温度。

11月15日凌晨3:54,第一台驶入自动化停车场立体车库的车辆。
深圳智造硬核赋能,稳定高效支撑跨境需求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中集智能停车为 “易泊飞” 量身打造的技术方案尽显实力。库内AGV机器人采用3D激光SLAM导航技术,可实现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从容应对车辆流量变化并灵活布局;导航精度达毫米级,能精准完成车辆举升、搬运与停泊,高峰期每小时可处理120辆车,还具备自动避障与智能调度能力。为适配 “粤车南下” 政策,团队针对广东私家车尺寸反复调试,完成12类超10万次测试,仅循环压力测试就超过达11000次,确保设备运行零差错。

AGV机器人正在库内搬运汽车及库内已停好的粤车。
系统稳定性与智能化程度创造了中国自动化停车场之最。基于腾讯专有云TCS的高可用容灾方案,软件系统采用分布式与容器化设计,配置香港立体车库领域规模最大的服务器机房——3个独立机房互不影响,在其中一个机房遭遇断电、失火或进水等极端情况时,系统可实现无人干预的自动故障切换至其他机房。20台服务器可轻松应对流量高峰,而普通立体车库仅需 1 台服务器,避免宕机风险。同时,智能预调度系统无缝对接旅客预约信息,可根据预约信息提前一天将车辆搬运至离车厅较近的缓存区,司机取车时,AGV机器人可第一时间送车,大幅缩短等待时间。

自动化停车场容灾平台,启用前进行了多次机房级故障容灾演练,保障无人干预的自动故障切换顺利实。
“AGV机器人停车及智能系统这项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跨境停车效率问题,更打通了人流、车流及海关、航班等多重壁垒。” 中集智能停车董事总经理程宏达表示,依托智能化系统,车主无需额外申办香港车牌、驾照,通过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预约、备案与投保,实现 “一脚油门到香港,机器人帮你停好车”。此次项目落地,既是深圳智造赋能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实践,也是 “港车北上” 后粤港交通合作的新成果。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