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
3月2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市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情况。记者获悉,2025年,深圳将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更精准的政策创新、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外资、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等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去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今年,深圳将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领域的有序开放,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扩大开放,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同时,还将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探索“容缺受理”等方式提升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度,向外资企业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和惠企服务,增强外资企业获得感。
二是建设“全球资本融通高地”。深圳大力支持科创企业赴海内外上市融资,也大力邀请国际金融资本投资深圳。接下来,深圳将持续优化完善深港通和QFII、QFLP等机制,引导境外基金开展战略性股权投资合作,加快推动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建设,新增不少于80家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入驻,持续提升深圳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
三是营造开放型科技创新生态。“在深圳,创新没有国界,只有无限可能!”深圳的科技创新“硬核力”在不断提升,去年深圳在加强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接下来,深圳将积极招引一批国际一流科技创新机构,包括国际组织机构、高水平科研机构、顶尖企业研发中心等,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国际创新要素的流动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还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构建全流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助力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在深圳落地转化及应用推广。
四是提升国际人才吸引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始终将国际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要素,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接下来,深圳将通过放宽国际人才执业准入、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优化国际人才发展环境。同时,聚焦国际人才关心的生活便利问题,通过加快国际商圈建设、提升境外人士支付便利等措施,努力打造消费、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国际化生活环境。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