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3月2日上午,由东莞市残联主办、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承办的东莞市第2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东莞图书馆开展。活动分为听障儿童诗歌朗诵会和义诊咨询两部分,东莞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黎炯森等嘉宾代表以及亲子家庭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为培养听障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展示听障儿童良好的康复效果,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于日前举办了“插上有声翅膀 诵出经典音韵——听障儿童诗歌朗诵作品征集与展演”活动,征集活动共收到40多份诗歌朗诵作品,最后经过评委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活动现场,出席领导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随后,20多名听障儿童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据了解,本次展演共分为春之声、夏之韵、秋之语、冬之歌四个章节,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以展示听障儿童在科技及康复技术加持下从不放弃,继续前行的精神。其中,袁紫越、袁梓清姐妹共同朗诵《春江花月夜》,给人带来了宁静,使人感受着春天的力量;罗可昕的《彩色的中国》和邓胜柏的《少年中国说》,以刚劲有力的声音诉说了听障儿童对富强祖国的渴望;由刘子嫣、吴徴怡、邓梓琪、李芷婧四位小朋友带来的儿歌串烧,瞬间把现场观众带回了童年。
“能够看到孩子站在舞台上表演,我感到非常欣慰,感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路上给我们的支持。”观看表演后,黄女士现场道出了心声。她的孩子在2岁时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如今经过康复训练状况良好,顺利入读了小学、中学。“我想对其他家长说,只要有信心,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融入社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她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康复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验配以及专业的康复训练,走出了无声世界,融入了主流社会。东莞市残联始终高度重视儿童残疾预防及康复工作,扎实开展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等工作,为特殊儿童提供全面、专业、优质的康复服务。
除了展演,图书馆一楼还设置了义诊义检及咨询摊位。8位来自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东华医院和东莞市康复医院的专家医生,为市民开展义诊及宣传咨询服务。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组织听力技术人员及听力言语康复教师提供免费听力检测、耳蜗调试及派发全国“爱耳日”主题宣传册、听力预防保健知识、东莞人工耳蜗项目宣传册,广泛宣传普及爱耳护耳知识,助力增强残疾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