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轨道线路的规划建设有效加强了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深圳的区域辐射能力,但仍存在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深圳市人大代表樊成玮对深圳轨道线路的规划建设尤为关切。今年市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完善深圳东部坝光片区轨道及相关交通规划的建议”。
坝光产业园区-生物家园(图源:微信公众号“爱大鹏”)
樊成玮表示,位于深圳东部的大鹏新区坝光片区,作为全市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是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以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经济等产业为主导,规划开发总建筑规模超555万平方米,工作岗位超8万个,高峰期每小时对外通勤达3.9万人次。但目前片区已建路网仅能承担30%的对外出行需求,公共交通需承担剩余约70%(2.7万人次/小时)的交通需求,路网承载有限,需要高承载力的轨道交通作为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一体化建设项目在该片区加快推进,内无轨道线路覆盖,难以支撑片区科研、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樊成玮建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轨道办应综合考虑坝光片区的客流量预测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将32号线一期东延段纳入深圳市轨道交通第六期建设规划的可行性,配套坝光片区的产业发展,助推坝光片区的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在规划坝光片区的地铁站(线)时,应充分考虑海洋大学、海洋博物馆、深海科考中心以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设计出既符合坝光生态环保要求,又便捷高效的地下轨道线路和地铁站点布局。
同时,樊成玮还呼吁市交通运输局适时增加葵涌片区至坝光片区的公共交通频次和班次,并探索在高速公路、隧道段增设智能网联道路和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以丰富坝光片区的出行方式,满足其居民生活、学习、工作及旅游开发的多元化需求。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