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共防共治携手创新,湾区共建无艾未来”HIV主题媒体圆桌论坛在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成功举办。多名业内专家围绕中国HIV防治现状及挑战、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前预防手段创新发展与非公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等话题展开讨论,呼吁湾区各方共防共治,为共享无艾健康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显示,我国HIV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面临晚发现比例较高、高危行为人群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预防难度大等挑战,整体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规划》也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向。其中,暴露前预防作为HIV综合干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可以降低高危人群感染 HIV 的风险。
暴露前预防(PrEP)是指让阴性人群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生物学预防方法。目前,国际上有口服药物方案、长效方案等。卡替拉韦长效方案已于2025年1月在中国正式上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于近日开出广东省第一张卡替拉韦注射液处方,为HIV感染风险人群提供了暴露前预防的新选择。
在本次论坛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王辉、深圳市宝安区星火志愿者服务中心鞠岗等展开HIV防治工作的讨论。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王辉表示:“性活跃人群在使用PrEP时仍面临诸多顾虑和需求,如每天用药难以坚持、担心每天用药易被他人发现以及长期用药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等。卡替拉韦长效方案在临床研究显示出了优效于每日口服TDF/FTC片剂的结果,起始注射后每年仅需注射6针即可实现有效的HIV预防,能够改善风险人群的用药焦虑,提升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除药物预防外,我国 HIV 防治事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深圳市宝安区星火志愿者服务中心鞠岗表示:“在助力HIV防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构建了高效的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深圳市宝安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助力HIV综合干预工作的落地。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疾控部门合作,发挥专业协同作用,推动疾控资源精准下沉社区。” 对此,珠海旭同志愿服务中心贺喜补充道:“社区是HIV防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作为社区深入风险人群的有力触手,成功推动了创新的检测模式和社区干预策略的有效实践,显著提高了风险人群的检测率和干预效果。未来,我们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暴露前预防措施在社区的开展和落地,同时提升公众对HIV的认知和理解,助力营造大湾区包容和谐的防艾环境。”
HIV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相关风险群体普遍面临着对HIV预防知识认知不足、缺乏社会心理支持等问题。深圳市罗湖区夕颜同行互助中心吴国柱表示:“之前在港澳地区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港澳地区正在积极加强跨部门合作以及动员社会广泛参与,采取包括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优化治疗与随访管理等综合防治策略。未来,我们也希望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专注于风险人群的干预和关怀,携手社会各界为实现HIV共防共治贡献更多力量。”
葛兰素史克中国感染性疾病医学负责人杨浩升表示:“作为HIV防治领域的领导者,葛兰素史克不仅持续引进创新性的HIV防治药物和疾病解决方案,更始终秉持‘合力超越,共克疾病’的使命,积极联合社会各界,全方位助力提升我国艾滋病防治整体水平,为中国乃至全球HIV防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药剂科石莹表示:“我们深知传染病预防对于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和睦家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包括HIV在内的多项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服务,为更多有感染风险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为构建更加健康、安全的社会贡献力量。”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