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2月26日

深圳特区报
02-26 07:41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决胜“十四五”,深圳今年准备这么干

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居全国城市首位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聚焦2025深圳两会

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孟凡利等在主席台就座 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戴运龙主持大会

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5日上午在市民中心礼堂开幕。400多名市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会议,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详情>>>

2月2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民中心礼堂开幕。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李忠 胡蕾 摄

孟凡利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光明代表团审议

以实际行动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全力推动2025年实现最好发展成果

2月25日,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孟凡利参加他所在的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光明代表团小组会议,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详情>>>

覃伟中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福田代表团审议

扛起中心城区经济大区的使命担当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月25日,市人大代表、市长覃伟中参加他所在的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福田代表团小组会议,和代表们一起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详情>>>

戴运龙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南山代表团审议时表示

以实干实绩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

25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南山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覃伟中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研判形势精准透彻、部署工作重点突出,是一份展现前瞻思维和务实作风、彰显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增添信心底气和干劲斗志的好报告。详情>>>

林洁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盐田代表团审议时表示

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贡献政协力量

2月25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协主席林洁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盐田代表团小组会议,和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详情>>>

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发挥深圳优势走在智能化时代前列

人形机器人、高阶智驾、智能机器人陪护……在2月25日举行的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张钜、宫清、梁燕英等3位市人大代表聚焦民营经济、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详情>>>

加速构建先进制造业“超级大脑”

市人大代表建言培育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决胜“十四五”,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谋划,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昨天,各代表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纷纷结合履职经历和专业背景,为深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决胜“十四五”,深圳今年准备这么干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5.5%

决胜“十四五”,深圳要怎么干?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3.68万亿元、增长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报告也明确2025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政府工作报告从十个方面为具体“怎么干”划重点,其中很多新举措、新行动值得关注。 详情>>>

图说政府工作报告

金融助企

引金融“活水”浇灌民企“森林”

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居全国城市首位

民营企业,是深圳经济的活力之源,金融“活水”浇灌助其长成为繁茂“森林”。到2024年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2%,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详情>>>

深圳金融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资金“活水”。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投资强劲

安排重大项目近800个投资逾3万亿元

我市今年项目建设计划出炉,将聚焦现代产业、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三大领域

比亚迪系列项目、沙井立讯精密智能模组基地、西门子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京东集团深圳总部、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冰雪文旅城、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这些项目都将在今年推进建设。根据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及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今年,深圳计划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3.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详情>>>

民生为大

民生支出约占7成 全力支持经济发展

2024年深圳财政收入结构居全国最优之列

记者从昨日开幕的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34.7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320.5亿元;地方级收入3914.2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收收入3265.1亿元、非税收入649.1亿元,税收占比达83.4%,收入结构居于全国最优水平之列。加上一般债收入和各类转移性收入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573.6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00.9亿元,加上一般债还本支出和各类转移性支出后,支出总计5573.6亿元,整体收支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详情>>>

创新创业深圳人

中陆数科首席科学家刘健庄:让AI在各行各业用起来跑起来

“时间真不够用!”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刘健庄这样说。中陆数科公司成立6年间,瞄准深度学习和大模型风口,在各垂直领域推动人工智能(AI)应用。在刘健庄带领下,一群年轻科学家自主研发出中录智能体数智平台、中录智慧档案管理系统、中录科技成果全周期智慧服务平台、中录工伤认定与鉴定系统,让AI在档案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工伤认定与鉴定等各行各业做起来、用起来、跑起来。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耿超逸 摄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2025,深圳这样干!

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2025年深圳经济增长目标为5.5%……2月25日上午9时,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详情>>>

深圳晚报:

深圳大模型催生珠宝设计“智”动力

2025年早春,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一开工就热火朝天。晨曦中,商户们陆续走进工坊,设计师坐到电脑前,客户到访工作室……这座“珠宝之都”的繁忙景象看似与往年无异,但敏锐的从业者已然察觉,在科技创新浪潮中,行业将变得有所不同。详情>>>

晶报:

市民“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城市与人在每一个数字里双向奔赴

这一串串时间打磨的数字,成为过去一年深圳发展的关键词。都说数字是枯燥的,但它也是最简洁、最有力的。这样的数字里,藏着城市的发展密码,藏着城市与人的双向奔赴——晶报记者采访了30余名深圳市民后,推出的这一组报道就是见证。如果尝试将这样的数字放到放大镜下,如果尝试深入这样的数字,你会发现,它全方位无死角对应的,是市民的可触可感的具体生活,是那些平凡、普通但又融入了生命之中的日子。详情>>>

编辑 温静 李斌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