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一天之内
深圳有2款人形机器人同时出圈
一个身怀绝技
一个侃侃而“谈”
他们是谁?
一起来认识一下!
深圳机器人全球首秀前空翻特技
近日,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原地起跳的画面火了,只见它一个前空翻后稳稳落地,身姿矫健。这是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不仅展示了众擎机器人在行走时优雅稳定的姿态,更彰显了其具备高速动态运动的卓越实力。
虽然跑步是人类较为普遍具备的技能,但在1万个会跑步的人中,也未必能挑出一个可以完成空翻动作的人。由此可见,让机器人实现前空翻,在技术层面上存在着极高的难度和挑战。
众擎机器人是怎么做到的?
读特新闻为你现场揭秘“赛博功夫”!
此前,众擎机器人在深圳街头溜达的视频也在全球社交媒体走红,流畅的步态让英伟达高级AI研究科学家Jim Fan也惊叹道:“这是真的吗?真不是Sora生成的吗?”
会场来了个“特约记者”
另一位出圈的是乐聚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它出现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政协委员的驻地,作为媒体“特约记者”,举起话筒现场采访政协委员。这是深圳市政协会议首次有“特约记者”现场采访。
图源:市两会新闻中心
同一天,在深圳乒乓球亚洲杯的颁奖仪式上,“夸父”还与获奖运动员一一打招呼,并与王曼昱、孙颖莎、蒯曼、王楚钦、梁靖崑、林诗栋等人拍照留念,为中国运动员欢呼、点赞。
市两会期间
关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也成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以现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可能三五年之内城市场景会有很多机器人出现,五到十年内,家庭场景会非常丰富,机器人可能成为每个家庭的常态化设备。”2月24日下午,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王永锟分享了他对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见解。
市政协委员王永锟。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卫树强、马锡裕、叶文学、萧燕珍等7位市政协委员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具身机器人的发展上,并联合带来“关于推动深圳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案”。
在深圳,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遍地开花,整个城市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最好的试验场。目前,深圳已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2025年计划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
在位于龙华的富士康工厂车间里,“深圳智造”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有条不紊地将刚生产好的零件进行分拣,来回穿梭搬运料箱,俨然一名勤勤恳恳的“打工人”;在比亚迪汽车工厂,Walker S1戴上工牌上岗,它不仅能通过视觉精准识别料箱并搬运到料车上,还能实现自主避障、自主选择路线,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协同,实现车间物流作业全流程无人化,让人形机器人“打工”照进现实。
机器人在富士康工厂“打工”。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一家扎根深圳近13年的硬科技企业,优必选在智能制造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性进展,旗下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先后进入吉利汽车、奥迪一汽、比亚迪、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实训,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工业人形机器人。
2月16日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
分享自己在深圳南头古城偶遇
机器人“警察”和“网格员”的经历
相关话题随即冲上热搜
视频来源:掌闻视讯
视频中,身形小巧的人形机器人穿着工作马甲,分别跟随警察“蜀黍”和南山网格员在街头“巡逻”,引得市民纷纷举起手机驻足观看,甚是吸睛。不少网友看完直呼:“太可爱了”“动作流畅,看起来很稳”“深圳还是太超前了”。
据记者了解,该款机器人是由众擎科技研发的高兼容开源人形机器人PM01,身高138厘米,体重约40公斤,全身24个自由度,移动速度2米每秒,不仅能像人一样行走,还能完成扭动、跳跃等高难度动作。
众擎科技机器人辅助警察巡逻。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众擎科技联合创始人吴思诚介绍,当前机器人辅助警察工作仍在试点,未来公司希望实现机器人上路巡查。“人形机器人并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辅助人类去做更多的工作。可以借助人形机器人去观测环境里面的一些异常信息并上报,优化巡警效率。”吴思诚说。
据悉,目前相关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智慧城市安防体系建设提供了创新性探索路径。
不知道在哪里登机,拦下问询机器人问路便知;在航站楼内行动不便,骑上代步机器人穿梭自如;等待登机的时候饿了渴了,咖啡机器人、送餐机器人为你送上新鲜出炉的咖啡和美食……
在深圳机场,从抵达机场到携带行李登上航班,智能机器人都相伴在旅客左右,为旅客提供全天候、智慧化的周到服务。
据了解,深圳机场正加快推进旅客代步机器人、行李运输机器人测试进程,主动为需要的旅客提供智慧化服务。在它们的助力下,旅客和其所携行李能够安全、快捷地抵达指定地点,省时又省力。
深圳机场旅客问询机器人。受访单位供图
如今的深圳人形机器人版图,在“老大哥”优必选之外,越来越多新星升起,从以前的一颗星,逐步发展到众星捧“月”,深圳的人形机器人“天团”开始崭露头角。
成立于2021年的帕西尼感知
正以多维触觉技术定义行业“天花板”
6月28日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拍摄的人形机器人TORA-ONE。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成立于2022年的逐际动力
在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上获得了阿里投资
在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CL-1进行大负载搬运任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由鼎晖投资早期挖掘的智元机器人
已进入具身机器人赛道的“头号玩家”行列
在年初交出千台量产的优异答卷
刷新人形机器人量产纪录
……
视频截图(来源:智元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深圳已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不仅有华为、腾讯的AI大模型作为大脑进行分析决策,也有视觉、触觉、力矩、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作为小脑实现精准控制,同时重点聚焦灵巧手,直接提升人形机器人处理各项复杂任务的能力。
据了解,深圳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国产化率超过90%,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圳本地化率最高能超过60%。
深圳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

“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基础雄厚、未来可期。”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林毅表示,下一步,深圳将在政策、场景、创新、机器人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此外,近期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
同时,还将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协同攻关。
人形机器人不仅能成为
工厂车间内的得力帮手
在日常巡逻中护卫你的安全
还能化身你的“逛街好搭子”
这样的生活,你AI了吗?
(综合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读特客户端、深圳发布、新华社、众擎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