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茅洲河流域协同保护,深圳市首次探索区域协同立法。近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网公布了《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协同保护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茅洲河流域协同立法对于深圳、东莞两市共同探索解决茅洲河这一跨界河流所涉及的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深、莞两市不断加强茅洲河流域协同治理,包括召开茅洲河治理联席会议、开展联合巡河和执法、共享水质信息等举措,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圳此次立法将建立健全两市协同治理和保护机制,着力解决两市在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征求意见稿不设章节,突出务实管用,共有条款19条,聚焦沟通协商、联防联动、水生态保护、多元化监督等方面。在搭建沟通协商机制方面,其中提出要建立两市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就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环境联合监测、重大项目建设、跨界河段保洁清淤等事项进行协商。两市还将在茅洲河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水文、气象、航运、自然灾害等方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监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今后深圳市在制定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方面有涉及茅洲河流域治理与保护的,将向东莞市有关部门征询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深莞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巡河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两市在制定暴雨洪水灾害、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加强沟通,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提前通报机制,统筹流域防洪协同调度,协同预防和控制污染,定期组织开展茅洲河跨界河段联合巡查和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加强案件协助调查、管辖移送、办理结果互通等方面协同合作。
为加强茅洲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征求意见稿提出,两市应当加强水量调度协同,保证生态用水需求;协同加大对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管力度,开展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实施水生态修复;协同推动跨界河段的保洁养护和清淤疏浚工作,加强对流域入河排放口的排查整治,对异常排放口开展溯源,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分类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