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成功为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婴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其先天性“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囊肿”。该案例不仅是佛山地区年龄最小的机器人手术患者,更标志着产前诊断与尖端医疗技术的结合,为复杂先天畸形患儿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据主治医生宋生生介绍,患儿母亲在怀孕28周时,通过系统化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存在泌尿系统异常。经产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确诊为“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即患儿一侧肾脏分为上下两部分,各自连接独立输尿管,且上肾输尿管末端因巨大囊肿阻塞,导致尿路严重梗阻。尽管存在感染风险,但医疗团队评估术后预后良好,家属决定保留胎儿。
出生后,患儿定期随访监测,但一个月时病情急剧恶化,输尿管囊肿引发严重感染及脓毒血症,一度危及生命。经抗感染治疗稳定后,医疗团队决定在患儿两个月大时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精准切除病变的上肾及输尿管囊肿,彻底解除梗阻。
“患儿腹腔仅成人手掌大小,机械臂活动空间极小,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血管或器官。”宋生生表示,该手术虽然临床上相对成熟,但患儿只有2个月大,操作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
与传统腹腔镜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借10倍高清立体视野、540度灵活机械臂及持久稳定性,成功识别并避让纤细血管,完整切除病灶,更加高效安全。
“重复肾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0.8%-2%,多数患者无需手术,但若合并梗阻或感染,需及时干预。”本例手术的成功为低龄患儿微创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两年多来,已逐步突破年龄限制,未来可惠及肾积水、输尿管反流等更多先天畸形患儿。
“四维彩超等系统化产前筛查能早期发现胎儿结构异常,为家庭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宋生生强调,本例患儿正是通过产前多学科会诊明确诊断,家属得以提前规划治疗,为后续手术争取了黄金时间。
从产前诊断到机器人微创手术,相信随着佛山医疗技术不断突破,更多先天性疾病患儿将迎来新生机。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石春菊 黎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