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通报罐车侧翻致粗苯泄漏:自来水厂水质安全可控,城乡供水正常

极目新闻
02-09 09:18
摘要

1月31日凌晨,一辆过境罐车在湖南永州零陵区发生侧翻,车内装载的粗苯泄漏。

2月8日23:54,零陵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1月31日4时40分,车牌为陕E·F5115的过境罐车在零陵区发生侧翻,造成车内装载的33.5吨粗苯部分泄漏。在上级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指导下,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推进各项处置工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针对粗苯燃爆风险,迅速疏散转移警戒区内群众。立即组织专业队伍在泄漏流经的雨水管道和溪流沟涧构筑7道堤坝进行截留,将泄漏粗苯有效拦截在潇水河前,并迅速将污染物转运至安全场所进行专业处置。为确保水质安全,在潇水、湘江沿线布设20个水质监测点位进行加密监测,对自来水厂各环节开展滚动水质检测。及时对泄漏粗苯及事发地被污染土壤和管道进行全线专业清理,并运输至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置。对居民区大气环境质量开展持续监测。在事故现场安全风险解除,大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之后,有序组织疏散群众安全返回。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自来水厂水质始终安全可控,城乡供水正常。经妥善处置,目前事故点周边雨水管网及溪流沟涧的污水和受污染底泥均已清洗完毕。2月3日12时起,水质断面全线持续稳定达标。永州市人民政府和零陵区人民政府分别于2月6日12时和2月8日22时终止应急响应,零陵区将继续做好后续相关处置工作。

【此前报道】

永州含粗苯废水被转至露天池暂存,专家:应尽快对池“加盖”

1月31日凌晨,一辆过境罐车在湖南永州零陵区发生侧翻,车内装载的粗苯泄漏。当地即刻开展处置工作,对泄漏污染物流经的雨水管道和溪流沟涧进行截留,对污染物进行清理转运。

此后几日,有网友连续发视频称,此次粗苯泄漏产生的废水被转运至冷水滩区一污水处理厂“露天存放”。现场有异味,周边还有菜地和住户,他们担心造成空气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2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求证当地多部门得知,含粗苯废水被转运至污水处理厂的露天应急池暂时存放,后续将运往外地处置。

居民反映:含粗苯的废水被转运至露天池

据“零陵发布”消息,2025年1月31日4时40分,车牌为陕E·F5115(挂车牌为陕E·265C挂)的过境罐车(从广西梧州开往河南濮阳)在零陵区康济大道和朝阳大道交会处发生侧翻,致使运输车内装载的粗苯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地随即开展处置工作,当日上午7时至9时,对泄漏污染物流经的雨水管道和溪流沟涧,前后共筑7段堤坝进行截留;并调度40台车辆抓紧对污染物进行清理转运。上午11时,事发车辆、危险化学罐体已转移至安全区域,对警戒区群众进行了及时疏散。同时,对事故点流入潇水河口、自来水水质滚动监测。截至2月1日2时,环境应急监测结果显示,自来水水质安全可控,城区供水正常。

处理废水的露天池附近是菜地(图由受访者提供)

2月1日至5日,零陵区当地居民连续发视频称,粗苯泄漏后,废水被转运至永州市冷水滩区一污水处理厂进行“露天存放”。

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多辆装有污水的罐车被运送至冷水滩区。发布者称,污水处理现场有臭气,周边还有菜地和住户,该居民担心污水露天存放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月6日,一位目击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看到有不少车辆开到冷水滩下河线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放至一个露天水池,部分司机并未佩戴口罩作业,而紧邻应急池就有大片菜地。

当地回应:污水在露天池中暂存等待处理

2月6日,永州市下河线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含粗苯废水确实运送到该污水处理厂,但具体情况他们并不了解。

极目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求证永州市生态环境局冷水滩分局,工作人员称,他们接到上级命令,在截流后将截流废水从零陵运送来,暂时存放至污水处理厂的应急池中。应急池确实为露天池,但应不会产生污染,“这几天我们都没有戴口罩处理,应该没什么问题。”

该工作人员称,一天运送来的污水就有3000至4000吨,但当地没有这么大容量的封闭式存水池,所以只能暂时存放在此露天的应急池。当地没有处置粗苯的能力,过一段时间会将水体再次运走,寻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处置。

处理废水的露天池附近(图由受访者提供)

6日,永州市应急管理局回应记者称,含粗苯的废水确实转运了,但运输后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永州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废水确实被运输至下河线污水处理厂。

公开资料显示,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脱氨后的焦炉煤气中回收的苯系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苯。其无色至淡黄色、易挥发,非极性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强烈芳香味。苯有剧毒,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

专家说法:应避免露天处置含苯废水

含粗苯废水能否被转运进露天池中进行处置?

生态环境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北京)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分析,永州此次泄漏的粗苯容量较少,事发后当地用水稀释降低了粗苯浓度,但规范操作下,运送进污水处理厂后应尽量对处理池进行“加盖”,“苯是挥发性物质,加盖可以防止挥发,进一步防止污染。”

彭应登强调,后续应着重关注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苯系物渗透性比较强,对土壤和地下水渗透污染非常可怕。相关部门应该更关注苯系物对雨水边沟、土壤、地下水的渗透,做一些持续的监测。”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苯易挥发,在处置废水时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装置,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后续处置需将废水放置进密封容器中。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江晓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