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第三批16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1-23 21: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新闻发布会。据悉,《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共收到53个相关案例,最终遴选出第三批16个典型案例,涵盖要素跨境流动类3个、民生融合类3个、营商环境类5个、重大平台建设类5个。

这16个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分别为:

(1)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可申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大湾区商事调解规则机制实现“三统一、一保障”;

(3)粤港产品碳标签实现互认;

(4)跨境交通卡实现湾区公共交通一卡通行;

(5)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实现“一赛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

(6)粤港澳共建中药标准共促产业发展;

(7)破解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结算支付难题;

(8)货物跨境实现“一锁三地通”;

(9)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

(10)深圳推进深港非公约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协同结果互认;

(11)惠州创新推动与香港实现组装合成建筑产品标准互认;

(12)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

(13)“澳门新街坊”实现公共服务趋同澳门;

(14)前海创新拓宽港澳专业人士参与区域治理渠道;

(15)南沙携手港澳共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16)河套加快建立衔接香港科研管理机制。

“2021年启动广东碳标签平台建设,2022年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碳标签——广东碳标签。”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林文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广东已有98家企业共获得112张广东碳标签证书,覆盖家电、食品、石化化工、电子等领域;其中,5家企业共5款产品成为国内首批获得粤港碳标签互认的产品。接下来,将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联盟,建立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继续推动粤港澳产品碳足迹碳标签互认试点建设。

2025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启第二阶段发展的开局之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琴澳联动开展“一展两地”“一节两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已建成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到2024年12月底进驻企业超130家,其中澳资30家;经澳门审批和注册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食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完成生产且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可申请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到2024年12月底已有3家企业13款产品获得该标志的使用授权。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