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光明实验室地热团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地壳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丰富,以深大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型水热资源为主。控热构造的力学分析是研究该类型地热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可有效提高地热勘探的精度、降低地热资源开发的风险和成本。然而,目前大湾区的地壳应力特征尚不明确,阻碍了人们对大湾区地热系统成因机制的认识和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的进程。
近期,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包含复杂断层系统的粤港澳大湾区高分辨率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获得了该地区的三维地壳绝对应力场。结果显示,大湾区地壳应力场存在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变化。大致以珠江口为界,大湾区东部受北西-南东向挤压,西部受近南-北向挤压;地壳浅部以压扭性应力状态为主,深部则表现为张扭性。这种应力场的空间变化直接影响着壳内各断层的受力状态,令浅部北西向断裂和深部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具张性和张扭性,使其成为地热流体循环的有利通道。
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大湾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深部热源(包括地幔热和花岗岩的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和深循环地热流体传输到地壳浅部。但由于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变为压性,渗透性降低,迫使这些地热流体在浅部的断裂附近聚集,形成宏观上的北东向地热带。当构造条件合适时,即存在与北东/北东东向断裂相交切的次级北西向断裂时,地热流体会沿着渗透性强的北西向断裂所提供的通道继续向上运移,途中与浅层大气降水/海水混合,最终形成沿北西向断裂呈簇状分布的温泉。这项研究从地壳应力角度解释了大湾区“北东向断裂控热,北西向断裂控水”的地热分布格局,并为圈定大湾区地热资源的前景指明了方向。
此外,由于地热和地震是两大与地壳应力场密切关联的自然过程,研究人员还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内两次历史强震(1962年新丰江6.1级和1969年阳江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受力特征,认为北东东向断裂因近垂直于区域挤压方向,可积累较高的应变能,是大湾区的孕震构造,并建议在未来的地热开发以及相关大规模基本建设工程中,应特别关注这组断裂的发震风险。本研究获得的应力场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湾区应力数据稀疏的不足,有助于从深层次的动力学角度理解区内地热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为探查隐伏地热系统、合理评估地热资源及分析大湾区的地震危险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这项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地热学主流期刊《Geothermic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光明实验室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团队/深圳大学地热团队李献瑞副研究员,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黄少鹏教授和李献瑞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Tobias Hergert博士、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Andreas Henk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的信丹华研究助理教授。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96、41830537)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110289)共同资助。
该项成果原文链接:
Li, X., Huang, S., Hergert, T., Henk, A., Xin, D., 2025. Contemporary crustal stres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S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eothermal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Geothermics 127, 103253. https://doi.org/10.1016/j.geothermics.2025.103253
图(a)和(b)分别为2 km和10 km深处最大水平应力(SH)方位及应力场类型,前者应力场以压扭性为主,后者为张扭性。(c)为2 km深处断裂上的膨胀趋势,可见北西-南东向断裂的膨胀趋势(渗透性)明显高于其他走向的断裂。(d)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