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腊月 | 人文天地·南海潮

聂溪
01-22 11: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岁末的风,轻轻拂过时光的弦,腊月便在这不经意间悄然而至。指尖轻点屏幕,朋友圈里的腊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每一帧都跳跃着生活的烟火,弥漫着岁月的温情。

起初,是返乡的足音在朋友圈中隐隐奏响。那些或模糊或清晰的车窗掠影,带着一路的风尘仆仆,向着家的方向疾驰。有人晒出高速路上延绵的车龙,戏称这是一场归心似箭的“大迁徙”,配图文字里满是对家中热炕头、父母笑靥的思念;还有人在车站大厅里,身旁是堆叠的行囊,眼神却透着疲惫中的欣喜,那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执念,对亲情团聚的渴盼,一行行简短的文字,如归家的鸿雁,传递着眷恋与温情。

随着日子推进,筹备年货的忙碌与欢腾成了朋友圈的主调。五彩斑斓的糖果被精心装袋,寓意着生活的甜蜜满溢;红彤彤的灯笼高挂,照亮了新春的祈愿;一幅幅春联墨香四溢,书写着来年的憧憬。朋友们晒出的年货照片,配文或俏皮或庄重:“这些糖果,够不够甜满新岁的梦?”市场的喧闹,在指尖的分享中鲜活起来,年的氛围,在这琳琅满目的年货间愈发醇厚。

家乡美食的诱惑也在朋友圈里肆意蔓延。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每一粒米都炖煮出岁月的软糯;炸得金黄酥脆的丸子,在油香中翻滚出团圆的味道;母亲亲手包制的饺子,花边紧簇,恰似生活的褶皱里藏满爱意。图片下的评论区,满是垂涎欲滴的表情和对家的思念:“想念妈妈包的饺子,那是舌尖上的乡愁”“这碗粥,暖了胃,更暖了心”,一道道美食,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情感的纽带,将分散各地的游子与家乡紧紧相连。

腊月的朋友圈,也见证着相聚的欢颜与感动。老友重逢的酒杯碰撞出青春的回响,照片里的笑容灿烂如初,那些年一起追过的梦、闹过的笑话,都在推杯换盏间涌上心头。和老友相聚,时光未老,我们不散。“一家人整整齐齐,就是年的意义”,简单的话语,诉说着相聚的珍贵,亲情友情在腊月的炉火旁升温、沉淀。

当然,其间也有淡淡的愁绪若隐若现。有人感叹岁月如梭,年初的雄心壮志还在心底徘徊,新岁却已叩门;有人对着旧照思念故去的亲人,回忆往昔团圆,如今却阴阳两隔。这些情绪,宛如腊月的清霜,为热闹的底色添了一抹深沉,却也让这份年味更显醇厚真实。

朋友圈里的腊月,有归乡的急切、年货的丰盛、美食的诱惑、相聚的喜悦,亦有岁月的感怀。它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生活百态;又似一面镜,映照着内心深处对家、对传统、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眷恋。在这虚拟又真实的方寸之间,我们共赴一场腊月之约,静候新春的第一缕曙光,期许新岁的温暖与安适。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潘未末


(作者:聂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