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红色故事”——新中国春节日历艺术展在福田举办

01-21 22:48
摘要

观众通过浏览75张不同风格设计的春节日历,可以了解75年来共和国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及大事件,体现了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透过日历感知‌春节习俗的变化和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2025年的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春节,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表明,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也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在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21日,福田区举办“春节里的红色故事”——新中国春节日历艺术展,以庆贺春节申遗成功。同时,还邀请了书法家为市民“迎新春送祝福”写春联和剪纸送“福”活动。

走进福田文体中心·非遗主题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充满喜气的宣传海报,在展馆的一、二楼展厅共展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即1950年至2025年共75个春节当天的日历,从封面设计,到春节当天阳历与阴历对照,按照12生肖分成12个部分展出,每年备注了国内外重大事件,有生活的烟火气,有历史的纵深感,许多观众纷纷在自己的生肖年日历前留影纪念。

策展人李雷鸣介绍,本次展览有3个特点,一是独,全国类似的题材、形式少有;二是难,从去年春节开始策划,才征集齐75年,尤其是1950-1953年的日历;三是红,把红色故事、重大事件、成就以春节日历形式呈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1950年的春节,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要求要确保群众过好春节,要开展拥军优属运动等。第二个春节——1951年的春节,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用炒面就雪作为年夜饭,用松树枝装点战壕,在坑道洞口贴上简易的春联过年,画面感人。而1967年后“春节不放假”,过“革命化的春节”,耐人寻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晚成为热点,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1984年春节,张明敏在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国心》红遍全国。

观众通过浏览75张不同风格设计的春节日历,可以了解75年来共和国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及大事件,体现了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透过日历感知‌春节习俗的变化和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展览由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由福田文体中心·非遗主题馆、福田区群众文化学会、深圳市红色经典文化艺术苑承办。从2025年1月21日开始至2月20日结束。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