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188期│艾美特集团董事长史瑞斌:深圳,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晶报记者 白念平
01-21 08:41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诚、信、公、勤’,是艾美特奉行的企业价值观,这4个字还是星云大师给取的。”在深圳宝安石岩的海谷科技大厦T2栋艾美特全球总部大楼里,艾美特集团董事长史瑞斌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一幅题字说道。

“‘诚、信、公、勤’,是艾美特奉行的企业价值观,这4个字还是星云大师给取的。”在深圳宝安石岩的海谷科技大厦T2栋艾美特全球总部大楼里,艾美特集团董事长史瑞斌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一幅题字说道。

他继续回忆,当年父亲史鸿尧创办艾美特电器时,将“诚、信、勤”确立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诚”即诚实之经营理念,“信”即信用为基础之原则,“勤”即勤劳奋发之意志,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史鸿尧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还是星云大师的俗家弟子。后来,史鸿尧去见星云大师,星云大师点拨说,最好还加上一个“公”字,公是公非、事理圆融,做企业除了“诚、信、勤”外,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两岸一家亲,要有公正心,不要有分别心。

史鸿尧醍醐灌顶,当即请星云大师题写,并把它装裱好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这一挂就是数十年。这4个字也成为解说艾美特发展的最佳关键词。现在,时常与这4个字对望的,是史鸿尧的儿子史瑞斌。

▲史瑞斌(受访者供图)

闯深圳:从最基层的采购员干起

1975年,史瑞斌出生在台湾台南。在他出生前两年,也就是1973年,父亲史鸿尧在台南创立了东富电器,即艾美特集团前身,“当时还只是台湾的一个小厂,生产电风扇等小家电,主要供出口。”

到了1990年,史鸿尧敏锐地捕捉到大陆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活力,尝试转战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他先找到已在深圳打拼了4年的台湾同乡蔡正富了解市场情况——1986年,蔡正富在深圳经营着一家工厂,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给深圳工厂提供模具、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收录音机则出口海外。

蔡正富告诉史鸿尧,深圳是一片创业热土,并带他考察了深圳其他台资厂。1991年,吃了定心丸的史鸿尧带上全部身家,在深圳宝安石岩开始买地建厂。当时史鸿尧买了5万平方米地,后来又买了10万平方米,还向村里租了5000平方米。

中学毕业后,史瑞斌被父亲送到日本发展。在日本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对史瑞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养成了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未来的世界,在大陆。” 史瑞斌现在还记得当年父亲与自己的一次促膝长谈。那年,他结束了在日本的工作,回到老家。亲眼目睹了祖国大陆巨大变化的父亲告诉他,未来的机遇就在大陆,大陆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于是,两周之后,他就收拾行李,从台湾来到了深圳。

在深圳,史瑞斌完成了在所有部门的实习以后,进入公司的资材课,从最基层的采购员干起。事实上,史鸿尧安排史瑞斌到艾美特做基层员工,正如当年安排他独自到日本读书、工作一样,都是为了历练他,并没有让他接任的打算。

从2003年开始,艾美特仿效台湾本地的高科技公司,拿出总资产的10%给资深员工配股。当年,就有接近1000名员工配得股份。传贤不传子,史鸿尧相信,从家族企业走向企业家族才是长治久安之道。艾美特用人唯才,不问背景,现在高层5位副总,只有2位台籍,全公司7500多名员工,仅有16位台籍干部。

也因此,史瑞斌接掌艾美特,虽然顺理成章,但并非刻意安排的结果。

2006年,史鸿尧因病在台湾去世,史瑞斌就留在艾美特的母厂台湾东富电器公司。后来,深圳这边不断劝他“出山”,他才于2008年进入董事会,2014年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2018年由于当时的郑立平董事长年事已高,他才正式接任董事长——这时候,史瑞斌已经43岁,有超过20年的职场历练。

谋发展:大刀阔斧实行品牌升级战略

扎根深圳的艾美特,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过3次大的转型升级。

▲艾美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晶报资料图

第一次是从“三来一补”的代工厂转型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其研发体系包括商品开发、工业设计、机构设计、电子设计、模具设计与开发、资讯工程设计开发等,研发人员近400人,配件自给率达到95%。并且,早在1997年,艾美特就发现了大陆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式成立市场部,开始在大陆行销艾美特产品。如今,艾美特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第二次是布局深圳和九江双基地。2014年,随着深圳生产基地产能的紧缺,以及各项成本的急剧上涨,集团亟须开辟第二生产基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经过综合考察,最终选定了江西九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智能化生产线。2015年,九江基地建成并投产。

第三次转型升级则出现在史瑞斌出任公司董事长之后,企业也从此深深烙上了他的印记。

接手后,史瑞斌一方面对艾美特传统的供应链进行改造,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另一方面,在人事上实行精兵简政、扫除冗余。而这一切,着眼于大刀阔斧地实行品牌升级战略。

史瑞斌这样阐释他心目中的品牌:“能够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和品牌,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用户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生产、销售、购买、使用的简单转化,而是品牌价值观和用户个人价值观的一种高度吻合,甚至是惺惺相惜的志同道合。我相信,品牌做到这个程度,这种被认同的感觉已经超越了商业本质,实现了更高层面的追求。”

2018年,艾美特与招商集团合作,打造海谷科技大厦即艾美特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经过近5年施工建设,于2023年正式建成,成为艾美特新的全球总部大楼。这意味着艾美特深圳工厂已经转型升级为艾美特创新产业园,艾美特自用50%空间用于生产和研发,其余空间已经改造为创新基地,向社会开放。目前,艾美特创新产业园聚集了精密制造、新能源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产业群。

“海谷”,像大海一样辽阔,也像山谷一样谦逊。

谈未来:继续做有温度的品牌

“艾美特将坚定不移地扎根祖国大陆,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坚决不会外迁。艾美特认为,只有坚定地背靠祖国大陆,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这是2023年5月18日,史瑞斌在艾美特集团50年庆典上面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伙伴的郑重宣布,也是他借此机会向深圳这座城市的一番深情告白。

言谈间,史瑞斌毫不掩饰自己对深圳的喜欢。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营商环境,乃至商业氛围等,深圳都令他痴迷,“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艾美特已经成为环境电器领域的全球知名品牌。扎根深圳的30多年里,艾美特与这座城市一起进步,为广大台商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样板。

正因为如此,谈到艾美特的未来,史瑞斌才显得如此笃定。

他说,要坚守,也要创新,他将继续秉承品牌发展的长期主义价值观,以产品为内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淬炼自身的核心技术,以技术为品牌,构筑更深更广的“护城河”。

“艾美特做的是与温度有关的产品,我们做的也是有温度的品牌。‘诚、信、公、勤’这4字箴言不仅悬挂在我们的心中,还悬挂在深圳和九江的工厂,也贯穿于艾美特与员工、与客户、与经销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中。而这种合作,是深入的、也是长久的,这是我们品牌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不变底色。”史瑞斌说。

史瑞斌

1975年出生于台湾台南,现任艾美特集团董事长,其父为艾美特集团创始人史鸿尧。他坚定背靠祖国大陆,推动品牌升级,致力于将艾美特打造为有温度的品牌,引领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编辑 阎建伟

(作者:晶报记者 白念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