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省两会 | 民之关切履职所向 住深省政协委员聚焦民生热点建言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01-17 17:1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民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人民政协为人民,聚焦民之关切,委员积极建言。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住深省政协委员围绕老人陪护、日常养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积极为民发声。

医保医院病人分摊“无陪护”病房费用

父母生病住院能力,独生子女却难以长期脱岗陪护,怎么办?

住深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副主任孙湧今年的提案关注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社会难题,建议推动“无陪护”病房或“免陪照护”服务的发展,确保这一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减轻家庭负担。

孙湧表示,目前,老人生病住院,多个子女轮流照顾的传统陪护模式已无法持续,而独生子女长期脱岗照顾生病家人而导致下岗的风险正日益增大。“免陪照护”服务和“无陪护”病房,均是在没有病人家属参与前提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向病人提供生活照护和基本护理服务,以此减轻患者家属压力。

“建议尽快允许本省各级各类医院实施‘无陪护’病房或‘免陪照护服务’的收费政策,颁布‘无陪护’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让医院‘无陪护’病房服务获得合理合法收费依据。”孙湧说。

与此同时,孙湧认为,“无陪护”病房服务费用应各方分摊。“只有当医保出一点、医院让一点、病人给一点,才能构建和谐有效的‘无陪护’病房服务费用合理分摊机制。只有当护工待遇得到提升,才能让护工愿意接受正规培训,减少护理服务纠纷。”

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结对子”定期探访长者

除了陪护,老人的日常养老需求,也是委员关注的问题。

住深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汪洪提出,发挥基层网格、社会资源和职能部门、科技赋能三个维度的作用,搭建独居老人探访关爱服务体系,以期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实现全体老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

汪洪认为,应充分发挥综合网格排查发现、链接资源的作用,相关部门组织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基层力量,定期开展65岁及以上独居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协助解决老人实际困难和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各界资源和力量,建立社区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与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物业企业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结对子”探访关爱服务机制,链接社区服务资源、慈善资源等共同参与。

汪洪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数据赋能、技术赋能的作用,进一步打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独居老人电子工作台账,推进与卫生健康行业基础数据库、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信息系统和服务应用程序、相关设施设备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处置联勤联动,形成需求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跟踪管理。

鼓励企业向员工提供更多生育与照料支持

如何改变当前部分适龄女性“不敢生、不愿生”的情况?

住深全国、省政协委员、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心竹提交了《关于推动企业开展家庭友好体系建设 减轻适龄青年生育养育负担的提案》。

赵心竹认为,应在督促企业落实国家相关生育养育政策(假期、补助)的同时,把家庭友好型体系建设的举措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从而鼓励企业向员工提供更多额外的生育与照料支持。同时,赵心竹还鼓励企业与社区共建托儿育儿机构,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子女早教服务,也倡导企业发展与员工家庭生活平衡。

“通过建设家庭友好体系,实施新型员工成长管理模式,时刻关注员工及子女的福祉,促进员工家庭幸福,更能为企业吸引和保留了多样化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住深省政协委员、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深圳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则提出,要进一步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加快推动广东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她建议,尽快修订《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生育津贴直接发给生育女职工,确保生育女职工能够及时、直接地获得应有的经济支持,同时还减轻了企业申报津贴的事务性负担及垫资负担。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