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对夫妻爱献血!丈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助力生命延续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李忠 通讯员 孙静 文/图
01-15 18: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15日,对于27岁的刘向新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他用自己的热血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关于生命、爱与希望的传奇。历经了4个小时,刘向新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他成为了深圳市第815例、全国第192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深圳市血液中心第二例员工家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刘向新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次捐血,一生情缘

在2021年的那个明媚5月的一天,当他漫步在桃园路上,一辆捐血车映入眼帘,那一刻,他心中涌起了一股想要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冲动。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捐血车,未曾料到,这竟是他人生轨迹转变的起点。

谢颖婷,刚加入深圳市血液中心不久,在桃园路捐血车上担任采血护士,以专业的技能、温暖的笑容和无尽的耐心,迎接着每一位前来捐血的爱心人士。当刘向新走上捐血车的那一刻,两人的命运悄然交织。

谢颖婷

在不到半小时的献血过程中,谢颖婷的耐心讲解、真诚关怀、热情服务和自信态度,如同一股暖流,深深打动了刘向新的心。她那挺拔的身姿、会说话的眼睛,以及由内而外散发的亲和力,让刘向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亲近。在献血结束后,他鼓起勇气,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一颗爱情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两人后续的交流与沟通,他们发现彼此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竟然惊人地相似。这份难得的默契与共鸣,让他们迅速拉近了距离,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再到步入殿堂,一切似乎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一生相伴,爱的传递

渐渐地,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悄然融入了刘向新的生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8月27日那天,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此,他不仅是定期捐血的献血者,更是时刻准备拯救生命、传递希望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荣誉证书”及献血感谢状

岁月流转,刘向新成为了捐血站的“老朋友”,每一次的奉献都凝聚着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截至目前,他的献血次数已经达到20次。

刘向新与谢颖婷献血

2024年的9月25日,刘向新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电话铃声的响起,带来了深圳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传来的好消息——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配型成功。没有丝毫犹豫,刘向新满怀救人于水火的初衷,一口答应了捐献的请求。当刘向新满怀喜悦地将这一消息分享给颖婷时,颖婷的第一反应是略带遗憾地说:“我怎么还没配上,好希望我也能配上。”这句话背后,是颖婷对刘向新无私奉献的赞许,也是她对未来自己能配型成功的强烈期许。工作之余,颖婷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已累计献血38次。

捐献前几天刘向前打动员剂

两个年轻人,虽然各自在爱的道路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的心却因这份共同的大爱而紧紧相连。

爱的种子,挽救生命

作为深圳市血液中心第二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员工家属,刘向新的捐献行为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意义。他的这一善举不仅彰显了深圳市血液中心员工及其家属对公益事业的高度认同和坚定支持,更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向全社会播撒着爱的种子,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无私奉献的行列之中。

深圳市血液中心为刘向新颁发荣誉证书

采集当天,深圳市血液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卢亮及献血服务部副部长杨红前往采集医院,对刘向新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并对刘向新的无私奉献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像刘向新这样的年轻一代有担当,认为他的举动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有力传递。卢亮提到,“刚刚过去的2024年,深圳造血干细胞捐献量达126例,是全国捐献最多的城市,这是深圳连续第三年捐献超百例,并刷新年度捐献新高。一位位像刘向新一样的爱心市民用行动践行“生命至上”,彰显了城市大爱。

刘向新在读祝福卡

刘向新为配型患者写的祝福卡

刘向新和谢颖婷带有梦幻传奇的故事,是命运的眷顾,更是爱的传递。两位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奉献。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李忠 通讯员 孙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