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区全会观察 | 禅城:“佛山之心”须共识度更高、综合实力更强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01-13 17:00
摘要

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一个怎样的新的城市中心?

核心提示: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幕,佛山五区紧接着召开区委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

“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区将拿出怎样的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为全市挑大梁、为佛山闯新路?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策划推出五区全会系列观察,敬请垂注!

佛山市禅城区文华公园。

山因脊而雄,房因梁而固。

在新一轮城市竞合中,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心脏地带,推动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动能引擎的作用越加凸显。

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

“再造一个新佛山”,延伸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新佛山需要一个怎样的新的城市中心?

禅城重担在肩、勇挑大梁,但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与很多城市相比较,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共识度还不够高、综合实力还不够强。

1月13日,禅城区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回应了市委、社会期盼,明确提出紧跟市委步调主动谋变,挑大梁、强支撑、走在前,向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佛山之心”跃升。

以“心”谋势。禅城将在创新集聚、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纵深打造“佛山之心”,塑造“有竞争力的中心格局”,形成“中心的竞争力格局”,以“禅城之长”凸显“佛山之长”,以“禅城之强”展现“佛山之强”。

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是基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服务型创新。国内外有不少先进城市作出了示范,通过推动传统中心城区发展动能转换,促进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升。

国外,伦敦“硅环岛”以老街环岛为中心,布局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成为伦敦高科技产业核心地带。纽约“硅巷”以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下城为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群,成为美国“新科技首都”。

国内,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上海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深圳深圳湾超级总部区等,众多创新创业企业改变集聚郊区产业园传统路径,转向中心城区、老城区集聚。

回到佛山,禅城有条件有优势发挥服务型创新的城市功能:一方面宜居宜业宜游,广湛高铁佛山站带动“高铁进城”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规上科技服务企业全市最多,人才密度全市第一。

佛山“湾区智谷”产业园效果图。

但与真正“强中心”相比,目前禅城在创新主体数量、创新投入规模、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创新活动密集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禅城区委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佛山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以禅城现代服务业之长,有力支撑佛山制造业向佛山“智”造跃升。

禅城区委书记特别点出,在“加快建设佛山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的表述中,较此前多了“创新”二字,体现了禅城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禅城更进一步作出部署,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数字经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科创服务、中央法务等六大现代服务集聚区,力争到2026年底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区GDP比重超30%。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科创服务生态先行区已先行亮相,把科技创新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东工业设计城创新中心、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约落地,都市型工业“6G”新模式的创新特色越来越鲜明。

1月9日晚,“巳巳如意·请到佛山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祖庙牌坊前举行。很多游客到访佛山的第一站,必定是位于禅城的祖庙。

佛山2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资源大多富集在禅城。

事实上,早在禅城区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首次提出打造“佛山之心”,并阐述了“六最”(最中心、最佛山、最便捷、最活力、最平安、最幸福)内涵。其中,围绕“最佛山”,禅城持续发力文商旅融合发展,行通济、秋色、赛龙舟、音乐节……天天有好戏、月月有惊喜。至去年,禅城位列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1名。

2024年佛山行通济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当前,全国文旅“卷”出新高度。在你追我赶、大浪淘沙的背景下,佛山文旅发力的重点必定落在禅城。换句话而言,禅城要做强做大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势必要在文商旅上作出大文章,关键出路在打造升级的消费版本,拥抱体验经济的新机遇。

“尔滨”的出圈,提供了值得深思的范例: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游客的需求,用情去打造旅游的品质。

也就是说,相比过去注重物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习惯,如今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和服务买单。禅城也有类似探索,去年国庆节两场大型音乐节,人气之高,足以彰显城市中心的文化魅力。

迈入2025年,禅城区委全会提出,以感受岭南烟火气为主题,实施“全时、全景、全新”文旅生态融合计划,打造“八大精品十大主线旅游线路”,谋划“五大全域文商旅融合区”,加快梁园夜游、佛山新港等项目落地,全方位打造“岭南味、年轻态、时尚感、国际范”全域景区城市。

禅城更为自己树立了学习借鉴的榜样——江苏苏州,力争推动文商旅产业发展从“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支撑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

过去40多年来,佛山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善于流水线上的生产制造,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审美体系,工业城市形象相对刻板单调。

有学者认为,随着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当下已步入“景观社会”。也就是说,无论是城市艺术还是特色建筑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说,“美”在佛山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不仅提升生活品质、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

城市中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影响着外界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和评价。禅城作为佛山城市中心,对此也有着清晰认识,必须挑起提升佛山城市品质的大梁。

佛山青年公园。

对标万亿城市中心城区定位,禅城全力提升城市规划标准、城市审美能力,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就在去年,禅城高规格举办2024年禅城城市焕新现场会暨城市格调主理人成长计划发布会。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格调为主题的城市发展行动,在没有太多增量空间的限制下,探索从大拆大建的“推土机模式”到格调型城市的“咖啡模式”发展路径。

如何把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

禅城区委全会再次明确,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和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吸引200名城市格调主理人入驻禅城,聚焦任围、垂虹、创意产业园等8大重点片区,形成合理推动街巷共创,力争活化超100万平方米城市文商旅新空间,不断焕发老佛山新风采、老城区新活力。

坚持城市中心的坐标,禅城正通过城市美学加速城市空间与创新空间深度融合,打开更多“无边界”发展可能,让老校区、老厂房、老楼宇等存量资源的“黄金地段”释放新的吸引力。

主动融入大局大势,打造更高能级、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城市中心,禅城的精彩绝对值得期待。

知政主笔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莫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