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叶携手青年钢琴家罗维,呈现俄罗斯钢琴协奏曲杰作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01-09 16: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17日20:00,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将携手钢琴骄子罗维,在深圳音乐厅为观众带来一场汇聚东西方经典的音乐盛宴。

此次音乐会的曲目编排别出心裁,既有饱含华夏古韵的周湘林《炎黄颂·源》,又有展现俄式音乐魅力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炎黄颂》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周湘林、赵光、张旭儒、尹明五联袂献上的音乐史诗,于2018年5月17日在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首演。《炎黄颂・源》作为《炎黄颂》的开篇乐章,宛如一扇通往华夏古老文明的音乐之门,引领听众踏上溯源之旅。作品开篇便匠心独运地勾勒出一幅万物肇始的恢宏画面,音乐仿若灵动的水流缓缓晕染出水之意象,流畅的旋律线条于各个声部间错落有致、交织融汇,最终聚成一条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的生命之河、文明之河。这既具象展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绵不绝、熠熠生辉的璀璨文明历程,又深刻寓意着中华民族坚毅自强、奋勇向前的伟大民族精神风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奋进力量。

由近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21年,是作曲家五首钢琴协奏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全曲共分三个乐章,音乐时而娇媚、时而粗野、时而安详宁静、时而幽默风趣,对比丰富,变化万端。这部协奏曲钢琴技巧的难度令人瞠目,但效果惊人,因而被称为“吃力而讨好”的作品,现已成为各大钢琴家争相演奏以显示自己高超技艺的20世纪经典钢琴名作之一。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共分三个乐章。创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时期,正是作曲家个人与职业生涯的低谷,这段痛苦的经历不仅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该作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其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通过这部作品,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从而形成了本作“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直至今日,这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仍有广泛的听众群。

本场音乐会的钢琴独奏罗维被认为是她这一代最重要的年轻钢琴家之一,美国圣地亚哥论坛报称其“注定会成为明星”。作为格拉夫曼和麦克唐纳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罗维毕业于顶尖学府柯蒂斯音乐学院,被纽约古典音乐电台WQXR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9位艺术家之一。作为11岁获波兰肖邦青少年与德国拉赫玛尼诺夫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16岁获纽约“Salon de Virtuosi”杰出青年艺术家奖、17岁签约美国环球音乐并获美国吉尔莫杰出青年艺术家奖的卓越人才,罗维也多次受邀与各大交响乐团和知名指挥家合作。本次她将作为深圳交响乐团2024-2025年音乐季驻团艺术家,演绎普罗科菲耶夫和拉赫玛尼诺夫这两首音乐史上的钢琴协奏曲杰作。

(深圳交响乐团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