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巴扬手风琴大师尤里·古列维奇与青年音乐家点亮深圳音乐之夜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2024-12-18 14: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17日晚,深圳湾壹号71层云颂音乐厅灯光璀璨,乐迷云集,拉尼亚凯亚大师独奏系列音乐会迎来了备受瞩目的演出。俄罗斯巴扬手风琴大师尤里·古列维奇以独奏演出压轴登场,与四位卓越的青年室内乐演奏家——钢琴家黄泽宇、小提琴家金于诚、小提琴家曹景彬、大提琴家陈湘薇,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与情感、艺术与科学交织的文化盛宴。尤里·古列维奇现场演奏的《艺术永恒》,以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艺,深刻诠释了音乐艺术的力量与永恒之美。

尤里·古列维奇手风琴独奏音乐会:技艺与情感的巅峰对话

尤里·古列维奇是俄罗斯著名巴扬手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现任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院长。他在国际音乐界享有崇高声誉,是俄罗斯手风琴艺术的领军人物,并致力于推动手风琴音乐的国际化。当晚,他用精湛的技巧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再次证明了自己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卓越地位。

音乐会的核心曲目《艺术永恒》贯穿五部作品,以中国钵盂的独特节奏为序言,将观众带入深沉的音乐维度。第一部分米哈伊尔·布隆纳的《献给米家乐的赞美诗》唤起了对亲友的追忆,提示我们:“人生短暂,艺术永恒”。接下来的叶夫列姆·波德盖茨《波尔多的回忆》以浪漫主义的旋律传递出爱的力量,暗示着:“爱征服一切”。

根纳季·班希科夫的《第四号奏鸣曲》展现生活的行动与历史的悲剧。第四部分格林卡夜曲充满明亮的忧郁,让观众体悟到:“人生即旅途”。最后,列奥尼德·杰夏特尼科夫的作品以温柔的旋律为音乐会画上句号,再次呼应:“爱战胜一切”。

尤里·古列维奇通过手风琴的深情演绎,展现了音乐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表达,连接了中俄文化的深厚友谊。音乐会尾声的钵盂声中,仿佛时间与空间得以汇聚,观众无不为这场艺术盛宴所感动。

室内乐专场:青年音乐家点亮舞台

音乐会的前半场由四位年轻的音乐家带来,展现了他们在音乐领域的卓越才能。黄泽宇,德国明斯特音乐学院博士,凭借扎实的技艺和丰富的演出经验备受认可;金于诚,多次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师从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教授;大提琴家陈湘薇,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与美因茨音乐学院,不仅是出色的演奏家,还是深受尊敬的音乐教育家;曹景彬,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是一位典型的“双杠青年”,兼具音乐与学术的跨界才华。

曹景彬

金于诚

演出以肖斯塔科维奇的《两把小提琴与钢琴的三重奏》拉开序幕,三位音乐家的默契合作展现了作品的深邃与张力。金于诚的独奏《No.24随想曲》以高难度的指法和灵动旋律赢得掌声。陈湘薇的大提琴独奏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前奏曲》,以饱满的音色引发共鸣。最后,黄泽宇改编并演奏的《爱乐之城》主题曲,用现代电影音乐与经典室内乐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陈湘薇

黄泽宇

艺术盛宴与文化碰撞!音乐会获观众盛赞

整个音乐会沉浸在美妙的氛围中,观众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热烈鼓掌。尤里·古列维奇的演奏在技艺和情感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四位青年音乐家的合作也充满了默契与惊喜。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尤里·古列维奇向拉尼亚凯亚文化创始人苏若愚先生颁发了一封来自俄罗斯联邦文化部所属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的特别感谢信,以表彰他在推动中俄文化交流与艺术创新中的卓越贡献。感谢信中高度评价了苏若愚先生的合唱作品,称其为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一位现场观众表示,“巴扬手风琴与室内乐相得益彰,音乐的情感与表现力让我为之动容。”

艺术与科技的对话:音乐与数学如何塑造未来

“拉尼亚凯亚”意为“无尽的天堂”,象征音乐与科学的无限可能性。巴赫的复调作品展现了音乐与数学的完美结合,而爱因斯坦通过演奏小提琴获得灵感,直言“如果不是物理学家,我可能会成为音乐家”。正如钱学森所说,“搞火箭的一些想法,正是在与艺术家的交流中产生的。”音乐通过激发想象力与创新思维,成为科学突破的重要助力。

拉尼亚凯亚文化以音乐为媒介,助力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激发科学家与数学家在创造力和精确感知上的潜能。音乐与数学的交汇不仅展现了艺术的优雅与逻辑的精密,也揭示了它们在推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二者共同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复杂系统建模等领域注入灵感。苏若愚表示:“音乐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艺术形式,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催化剂。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音乐可以为算法优化和人机交互设计提供灵感,同时为科研人才开启新的创造力视角,推动技术革新与卓越成就的实现。”

据悉,拉尼亚凯亚弦乐大师独奏系列音乐会将邀请全球顶尖音乐家,持续在深圳举办多场室内乐演出。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为深圳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注入灵感与创造力的创新尝试。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终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