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又一岁,烟火再新程。
1月8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坪山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吹响了在更高目标、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冲锋号角。
在时代的浪潮中,坪山正以磅礴之势奋勇前行,其发展轨迹在二届四次党代会报告的映照下,一一精彩呈现。这份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一把钥匙,不仅清晰勾勒出过往的坚实步伐,更精准照亮着未来的前行方向,为坪山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锚定坐标,拓宽“航道”。
回望2024,时光之笔在坪山大地描绘出壮丽的实景图。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坪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五个中心”工作安排,扎实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各区前列,跃升至全国工业百强区第29位,整备释放出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新增商事主体1.2万户,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27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9.67%,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房地产全周期治理获中国县域改革案例,在全市率先实现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首创跨地域推广空间“坪山站”,“宝藏坪山”声名远扬……从创新到产业,从改革到治理,从文化到民生,满怀豪情向前冲,锚定目标加油干,2024年的坪山以实干实绩交出了厚实的发展答卷。
在这份答卷的背后,凝聚着坪山各条战线团结奋进、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饱含着坪山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更闪耀着坪山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与坚毅定力。在这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岁月中,坪山以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铺就了一条通向辉煌明天的康庄大道。
新年伊始,回望过往,是对奋斗的赞美,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迪。
踏入2025的时光之境,崭新的365天,正等着全体坪山人一起书写、共同奋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坪山承载着殷切期待和重大责任,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做到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成高质量发展之效。
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必须要把握新机遇,以一域之“为”添全局之“彩”。
过去一年,坪山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83个。面向未来,坪山要加强对形势变化和潜在机遇的预判应对,加快将产业变革机遇转化为企业发展商机,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活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用新作为迎接新机遇、用新气象开创新局面。
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必须要发展新制造,以产业之“基”蓄腾飞之“势”。
过去一年,坪山一以贯之深耕工业、做强产业,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勇闯未来,坪山要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优势、龙头企业总部功能和经济贡献度,加快提升芯片制造、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水平,抢滩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坪山产业辨识度和价值链地位。
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必须要壮大新动能,以创新之“力”赋发展之“能”。
过去一年,坪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9.67%,超过研发强度位居世界前列的以色列和韩国。着眼未来,坪山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构建市场驱动、需求导向、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引进落地更多兼具实力与活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力打造一批“校企地”创新联合体,不断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带动效应。
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必须要激发新活力,以城区之“活”展万象之“美”。
过去一年,坪山以文化人、以文兴城,全市首个跨地域城区推广空间“坪山站”实现“一开即火”,全网传播量超5亿。探路未来,坪山要坚持推动活力城区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坚持“软硬兼施、内外兼修”,让坪山“显示度”更高、“品质感”更足、“烟火气”更旺,切实把城区活力转化为发展“引力”、城区“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充分展现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必须要塑造新优势,以奋进之“姿”走必由之“路”。
过去一年,坪山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创新坪山开局,为未来之城开路。奔赴未来,坪山要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更多的坪山元素、坪山制造、坪山品牌融湾出海、享誉全球,奋力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奋进新征程,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对坪山来说,需要全区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以全力以赴拼经济、聚力奋楫谋发展的精气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坪山新篇章,为深圳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最大程度坪山贡献!
心手相连,奋进追梦,坪山必将抵达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 李璐 审读 温静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