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为202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扎堆“上新”:深中通道、中开高速、南中高速、深中跨市公交、深中航空港、新中山客运口岸……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也为中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陆空铁”
高效互联互通
一朝飞架伶仃洋,天堑变通途。
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创下多项世界纪录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为推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落下关键一子。“开通即饱和”,成为了这一世纪工程的特色标签,开通首月累计车流量超300万车次,日均车流量约10万车次;截至2024年10月25日中午12时,不到四个月时间,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突破1000万车次。
接得住“泼天流量”,离不开主动作为。一方面,中山市加快推动市域高速公路建设,完善配套交通路网,增强全市各镇街对接深中通道的通达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深圳,在港航、航空、物流、轨道、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实现跨珠江口“海陆空铁”全方位深度融合。深中通道通车之后,提前谋划的交通项目迎来收成期,一批交通项目扎堆“上新”,市民便捷出行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中山段)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运营,全长约130公里的中开高速助力“大桥经济”跑出加速度。中开高速和深中通道同步开通后,“深中半小时”通勤圈随之形成。
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的还包括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2024年,该工程建设进度按下了“加速键”:1月,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西江特大桥全面通车;6月底,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按预期进度完工通车。
2024年10月30日,连通广州、中山、深圳三市的南中高速宣告通车,中山至南沙的行车时间可缩短到15分钟以内,中山去往深圳再多一条出行选择,中山规划的“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的“五横”全面建成通车。
2024年4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深圳南山-中山小榄”正式启动;11月28日,新中山客运口岸正式启用,中山到香港中港城需时65分钟,到香港机场50分钟,到深圳蛇口50分钟,实现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目前,备受关注的南中城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已进入高峰,9个工点完成了主体围护结构,8台次盾构机完成始发,进入正常掘进……
开通跨市公交
深中“跨市无感”
家住中山东升,工作地深圳的市民杜少锋,每周两趟深圳至中山通勤往返雷打不动。2024年12月8日下午2点,他从家里轻装出发,乘坐深中跨市公交经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到深圳转乘地铁,约2个小时到达工作单位。“深中通道开通前,为了赶网约大巴的班次,我中午就得从家出发,车程约3个小时,遇上堵车有可能要四五个小时。”杜少锋说,乘坐深中跨市公交目前是他最优通勤方式,用时较之前缩短近一小时。
2024年11月18日,深中跨市公交电子月票上线,针对日常通勤旅客、上学的学生群体,推出4款月票套餐,含T01A/B线九折、八折月票,最高省58元/月。“从月卡发售的情况来看,乘坐深中跨市公交通勤的人数持续上升,‘跨市无感’的双城生活已成为现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12月15日,深中跨市公交专线两市双向发送旅客累计128万人次,优质公交服务获市民认可。
深中两地的交通一体化互动交流不仅限于跨市公交,随着两地距离大幅缩短,催生了多种交通方式为居民出行提供极大便利,深中交通一体化“双向奔赴”。深中航空港及深中机场专线投入运营,让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为400多万中山居民“家门口的机场”;深圳、中山两地客运企业,适时开通深中定制专线、港澳跨境新线路,丰富市民旅客出行方式。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数据显示,跨境道路运输企业发送旅客量较深中通道开通前增长33.88%,已达日均1553人次;开通深中定制专线9条,日均60班次,日均发送1050人次。
干线交通再提速
“毛细血管”更畅通
“太好了,终于通车,我们可以直接从南外环拐入凯茵,早晚高峰期回家不用再堵车。”2024年11月28日上午,南外环火炬西互通主线及匝道正式试通车,凯茵新城岭峰18小区居民刘先生欣喜地说。该路段是南外环道路改造工程的最后一段,至此,南外环主线从105国道至火炬西互通实现了全线贯通。
“在深中通道建设期内,我市致力推动市内交通路网疏通工作,提升市内各镇街与深中通道的衔接效率。”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三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中的“内环”已基本实现快速化,“中环”中沙港公路、逸仙路已完成快速化改造。“十二快”中古镇快线、黄圃快线等8条快线已通车。
干线大通道全面升级,市政道路“毛细血管”也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顺畅。2024年8月30日主线通车的华柏路,在实现功能和颜值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通行能力,成为我市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示范项目。6月30日槎桥路完工通车、10月30日含珠路通车、12月10日汇贤二路完工通车、12月17日博爱二路和三路改造提升完工通车、12月26日圣都路完工通车……“毛细血管”日益完善,干线交通全面提速,外联内畅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隋胜伟 徐钧钻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