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智慧”?中山这场讲座为你揭秘

中山+ 中山日报
01-07 10:30
收录于专题:中山新闻
摘要

AI时代,如何让学生从容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1月6日下午,由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中心主办的AI大模型中小学应用公益讲座在南头镇中心小学举行,长江商学院《商业向善》课程导师、全国信息产业劳动模范陈铁力老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少年教育”为题,给南头镇中小学校的100多名在校老师授课。

陈铁力老师有30余年的通信、互联网、大数据及AI行业经验,热心青少年教育,曾和蒲公英公益组织合作过“公益程序猿”、“喜阅同行”等青少年科普活动。

讲座现场,陈铁力从人工智能算法说起,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等问题。如何让智能技术更好地赋能青少年,培养他们正确的科技发展观,让科技真正地向善,是新时代学校面临的新挑战。“在美国、在北京,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在通过如Google NotebookLM等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英文的泛读自学。”他表示,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要求加强AI教育。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但当前的小学AI教育学生接触AI机会有限、教育停留在简单使用层面、缺乏能与生活和学习结合的AI教育工具和课程等。

陈铁力给南头镇中小学校的100多名在校老师授课。记者 杨健 摄

人工智能课程如何落地?他现场给听众演示了一款基于学校教学和学校应用的平台——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该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理解AI,还可以将AI与多学科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创新和实践的场景,使他们能充分探索如何利用前沿技术。

参与活动的老师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提供了宝贵的人工智能教育经验,也为未来的科创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是为了提供学习便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发展其科学素养,为未来社会需求做好准备。”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中心主任谢桂华表示。

据悉,南头镇中心小学拟以互联网为纽带,以校园为科技活动的前沿阵地,在特色科创课程的基础上,引入AI大模型应用,助力学生与最先进的AI人工智能接轨,让学生从输入知识转化为科创应用的输出,做到“实践出真知”。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