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全球首个模块化建设航站楼正式在佛山机场投用。该航站楼是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由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协同扬州中集、南方中集以及世联达深圳共同承建。
作为中集参建的全球首个模块化建设航站楼,项目于2024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亿元,预计可满足目标年2028年国内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未来将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模块化建造 创新模式打造高效优质航站楼
纯白的外观,积木般的独特造型......走进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极具现代感的设计风格与标准化配套设施,为旅客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
作为全球首个模块化建设航站楼,佛山机场新航站总建筑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整体共计两层,由299个箱式模块组成,首次采用全叠箱结构形式的模块化建筑应用于航站楼建设,建设周期短且节能环保。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创新的建筑方式,通过将建造主体划分为多个模块,可快速部署、扩展、移动和重组,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在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和经济价值。
在新航站楼建造过程中,中集将新兴的模块化建设理念运用于该项目设计、制造、安装和建设全过程。如同“拼积木”一般,将复杂的建筑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生产后运至现场组装,确保建筑质量提升的同时,进一步缩短了整体工期。
据中集佛山机场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中集参与新航站楼项目从工厂预制件到现场吊装,整体用时大半年就全部完成,“其中吊装用时仅一个多月”。
模块化建筑体系 助力机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民用航空业对关键基础设施应用有着严格的高标准要求。中集采用现代钢结构模块建筑体系,将整个航站楼项目划分为299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均通过严格的高标准质量验收。同时,作为过渡性的航站楼,该项目具备二次拆除、组装的可行性,可发挥建筑最大的使用和经济价值。
在新航站项目建造过程中,中集积极将模块化建设创新融入民航基础设施领域,深度融合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以及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先进技术。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力推动了民航业基础设施朝着数字化、智慧化方向稳步升级,也与当前建筑行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相契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民航基础设施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撑,在民航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民航局先后印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这些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凭借全球领先的模块化建筑技术,成功引领民用航空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佛山机场新航站楼的正式投运,无疑标志着模块化建设在民航基础设施领域的成功实践,更预示着这一创新技术在未来民航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在更多地方落地开花。
展望未来,中集将持续深耕模块化建筑领域的创新前沿,积极融合世界领先的制造、建筑和管理理念,携手各行各业共同书写模块化建筑领域的崭新篇章,助力现代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输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集建造”经验。
(中集集团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