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翠竹街道创新路径打造平安街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彭威 陈洁 文/图
2024-12-23 16:41
收录于专题:专题 | 焕新翠竹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近日,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治安联防队正式揭牌授旗,标志着翠竹街道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揭牌仪式后,由水贝商圈29家成员单位组成的200人治安联防队伍进行了应急演练。治安联防队的成立,不仅加强了街区的安全防护,也是翠竹街道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的具体实践。近年来,翠竹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各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模式,积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探索安全管理路径,创新小散工程“费改保”

近期,翠竹街道立足辖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实际情况,针对小型零星施工改造工程普遍存在的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工期短促、监管困难等突出问题,将保险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性地推出以公众责任保险为核心险种的“费改保”模式。

该模式引入保险公司与专业服务团队,采用“保险+服务”“人防+技防”的双重手段,实现对所有备案小散工程项目的全覆盖,有效减少监管盲区,大幅提升监管效能。

据翠竹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此次推行的小散工程“全域保险”服务在深圳尚属首例,是基层治理与保险服务有机结合的创新性探索。未来,街道还计划在全域全产业链推广这一成功模式,进一步拓展“费改保”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群策群力深化社会治理 组建水贝治安联防队

在社会治理方面,翠竹街道首创“街坊・治安联防”模式,在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治安联防队伍。这支队伍整合了商圈内29家单位约200人的力量,成员包括社区民警、社区网格员、企业保安和治安积极分子。该队伍围绕“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应急处置目标,配备齐全的防暴物资、反光马甲和巡防通等装备,着力打造“千企百哨”工程,将普通保安室升级为功能完备的“警企平安联防哨”,显著提升了街区治安防控能力。

水贝临街商铺铺主刘先生表示,最近不时能看到联防队队员在路面巡查,这不仅增强了周边居民的安全感,也为商家营造了安心的经营环境。

民微资金激发基层自治 创新小区电力改造新模式

在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过程中,翠竹街道不断激发基层自治,创新探索居民参与治理的多样模式。其中,翠竹街道民新社区龙屋小区是建成于80年代的老旧小区,原有的供电设施严重老化破损,已无法满足生活用电需求。翠竹街道探索“居民集资+物业配合+政府助力”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新模式,打破以往单纯依靠“民微”资金兜底的传统做法,以小额民微资金撬动社区各方资源参与。街道搭建沟通平台,社区党委与业委会共同组建筹资小组,深入居民家中征集意见,经多轮协商确定三方出资比例: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承担25%,物业管理公司承担25%,居民共同分担50%。改造后的电力设施减少了电损、降低了居民用电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政府、居民、物业“三赢”。

龙屋小区居民刘女士向记者表示,该项目实施过程公开透明、民主,现在电费缴纳清晰明了,以后用电也安心了,切实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下一步,翠竹街道将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宜居的街道环境,为居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贴心的保障。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彭威 陈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